[发明专利]转印式喷墨打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42966.1 | 申请日: | 2014-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12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井泽秀男;并木孝夫;瀬户山淳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宫腰 |
主分类号: | B41J2/21 | 分类号: | B41J2/2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地址: | 暂无信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印式 喷墨 打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印式喷墨打印装置。
本申请基于2013年2月14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3-27082号要求优先权,在此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印刷方式的一种,已知有转印式喷墨印刷方式。在所述转印式喷墨印刷方式中,在转印带或者转印辊等中间转引体的表面,通过喷墨方式排出含有调色剂粒子的墨液,形成中间图像,将该中间图像转印到纸、各种薄片等记录介质表面,在记录介质上形成最终图像。作为记录介质被使用的有纸板、卡片纸,或者树脂薄片、布等。
作为用于实施此类转印式喷墨印刷方式的装置(转印式喷墨打印装置),已提出有例如(日本)特开平5-261903号公报,或者(日本)特开2003-228222号公报所述的装置。这些专利文献所述的转印式喷墨打印装置均通过下述方式构成:通过机械的加压力向纸、各种薄片等记录介质表面按压中间图像的墨层,将中间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表面,所述中间图像的墨层利用喷墨头形成在转印带或者转印辊等中间转印体的表面。
在以往的转印式喷墨打印装置中,根据记录介质的种类、表面性状,存在难以在记录介质表面形成高品质的印刷图像的情况。例如,作为印刷图像,希望其细密鲜明,色调、深浅的不均少,图像再现性优良,而且墨层对记录介质表面的密着性高,耐久性优良。但是,在以往的转印式喷墨打印装置中,根据记录介质的种类、表面性状,存在难以在记录介质表面形成充分满足这些要求的高品质的印刷图像。例如,在喷墨用墨的润湿性差的记录介质,或者表面性差而起毛的记录介质(表面粗糙的记录介质)等情况下,有可能不能形成满足这些全部要求的高品质的印刷图像。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旨在提供一种转印式喷墨打印装置,其与记录介质的种类、表面性状无关地,能够在记录介质可靠且稳定地形成细密鲜明,色调、深浅的不均少,图像再现性优良,而且墨层对记录介质表面的密着性高,耐久性优良的印刷图像。
发明内容
在使用颜料类墨的转印式喷墨打印装置,在通过喷墨方式形成在转印带等中间转印体表面的中间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时,不是单纯地对形成墨层的中间转印体加压,而是通过电泳对中间图像的墨层中的调色剂粒子(带电粒子)向记录介质的表面施力而集结,由此,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了解决前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获得了本发明。
即,在本发明的喷墨方式的打印装置中,在从喷墨头排出墨时,分散介质中的调色剂粒子(着色颜料粒子)本身被带电,即使在中间图像的墨层中,调色剂粒子也成为带电的状态,在将该中间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时,通过在转印区域施加电场,利用电泳能够对调色剂粒子在墨层中向记录介质侧施力而集结。
在本发明的第一形态中,转印式喷墨打印装置包括:中间转印体,其具有沿着规定的循环路径能够连续地循环移动的中间转印面;喷墨头,其在所述循环路径中的第一区域,将具有带电性的调色剂粒子分散在分散介质而成的墨以所述调色剂粒子被带电的状态,向所述中间转印体的中间转印面排出,用于在所述中间转印面上形成由墨层构成的中间像;加压机构,其用于在所述循环路径中比所述第一区域更靠下游侧的第二区域,将所述中间转印面上的中间像的墨层按压在记录介质的表面;电场施加机构,其用于在所述第二区域,使所述中间转印面上的中间像的墨层中被带电的调色剂粒子朝向所述记录介质侧进行电泳。
在本发明的第二形态中,所述第一形态的转印式喷墨打印装置进一步包括带电器,所述带电器用于在所述循环路径中比所述第一区域更靠下游侧且比所述第二区域更靠上游侧的位置,使所述中间转印面上的中间像的墨层中的调色剂粒子带电。
在本发明的第三形态中,在所述第一或者第二形态的转印式喷墨打印装置,所述中间转印体由环状地形成的带状的转印带构成,所述转印带的外侧的表面成为中间转印面,所述加压机构由加压辊以及支持辊构成,所述加压辊以及支持辊在所述第二区域以重叠的状态一边夹着所述转印带以及所述记录介质一边进行旋转。此外,所述电场施加机构构成为,在所述加压辊和支持辊之间施加电场。
在本发明的第四形态中,在所述第三形态的转印式喷墨打印装置,所述转印带构成为,通过氟类树脂覆盖由聚氨酯橡胶制成的基体材料的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宫腰,未经株式会社宫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29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索环和用于车门的止水结构
- 下一篇:电线保护管以及线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