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金铸棒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41167.2 | 申请日: | 2014-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7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阳;段江峰;陆裕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镁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04 | 分类号: | B65G47/04;B65G47/90;B65G1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李悦;张鹏 |
地址: | 33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金铸棒取放、输送装置,该装置常用于对镁合金半连续或连续铸棒进行取放、运输。
背景技术
国内现有的镁合金铸棒、坯采用立式半连续铸造,由于铸棒坯可以延伸到连续铸扎和连铸挤压等生产工艺,所以市场对镁棒、坯生产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要求生产率高,还要求铸棒规格的多样化。现有的半连续铸造镁棒、坯没有自动化机械夹取棒、坯的装置,均是直接用钢丝绳锁住镁棒、坯后开动行车,然后吊起放置在存放区域。这种采用单件和人工吊取的工作方式耗时长,自动化程度低,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金铸棒输送装置,该装置能够对合金铸棒进行自动取放、输送。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合金铸棒输送装置,包括带动合金铸棒升降的升降机构、将合金铸棒翻转的翻转机构、夹取合金铸棒的夹取机构、带动夹取机构移动的走位机构和运输合金铸棒的输送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安装在升降机构上,所述走位机构安装在翻转机构上,所述夹取机构与走位机构联接,所述输送机构置于翻转机构的上方,所述夹取机构包括支架,支架上安装有重载缸联接有对合金铸棒进行夹持的夹持手。
优选的,所述夹取机构还包括夹持推杆,所述重载缸的输出端与夹持推杆联接,该夹持推杆的端部设有活动轴,所述夹持手包括两个设于夹持推杆两侧的第一夹持臂,该第一夹持臂为弯折结构,第一夹持臂的弯折处通过转轴与支架联接;所述第一夹持臂的一端往夹持推杆延伸,第一夹持臂的该一端设有导向槽,活动轴同时安装在两个第一夹持臂的导向槽内;所述第一夹持臂的另一端往支架外延伸,第一夹持臂的该另一端设有夹板。
优选的,所述重载缸为两个,所述夹持手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持臂,每个重载缸的输出端与一个第二夹持臂联接;所述第二夹持臂包括夹紧套,夹紧套联接有夹持臂导向柱,夹持臂导向柱与设于支架上的夹持臂导向套座联接。
优选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底座、翻转板和翻转缸;所述翻转板一侧与底座联接,另一侧与翻转缸的一端联接,所述翻转缸的另一端与底座联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同一侧的上、下部分别设有底座轴承座和第一翻转缸轴承座;所述翻转板与底座上下相对设置,该翻转板的上表面与走位机构联接,下表面的两侧分别设有翻转板轴承座和第二翻转缸轴承座;所述底座轴承座通过转轴与翻转板轴承座联接;所述翻转缸的一端通过轴承与第一翻转缸轴承座联接,另一端通过轴承与第二翻转缸轴承座联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中部设有竖直布置的升降缸,所述升降缸的顶部与底座的底部联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在升降缸两侧均设有升降机构导向套座,升降机构导向套座内安装有可在竖直方向移动的升降机构导向柱,所述升降机构导向柱的顶部与底座的底部联接。
优选的,所述走位机构包括走位机构导向套座、连接套、走位机构导向柱和带动走位机构导向柱移动的推动缸;所述走位机构导向套座安装在翻转板的上表面,所述走位机构导向柱安装在走位机构导向套座内,以使得走位机构导向柱与翻转板上表面相互平行,该走位机构导向柱的端部通过连接套与夹取机构的支架联接;所述推动缸置于翻转板的下表面,该推动缸的一端与连接套联接,另一端通过转轴与底座轴承座、翻转板轴承座联接。
优选的,所述走位机构导向柱至少为两根,各走位机构导向柱平行排列,每根走位机构导向柱均至少通过两个走位机构导向套座安装在翻转板上。
优选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机架、链条、马达和减速机;所述输送机架上安装有多个辊道,该辊道上设有链轮,各辊道通过链轮与链条联接;所述马达的输出端与减速机的输入端联接,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与辊道联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实现合金铸棒的全自动取放、输送,以提高合金铸棒的生产效率。因为本发明设置了带动合金铸棒升降的升降机构、将合金铸棒翻转的翻转机构、夹取合金铸棒的夹取机构、带动夹取机构移动的走位机构和运输合金铸棒的输送机构,在各个机构的相互配合下,使得合金铸棒的取放、输送完全由机械设备实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镁镁业有限公司,未经中镁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11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卷带机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清洁子弹及其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