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鉴别待测中药白芷是否进行过硫磺熏蒸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40447.1 | 申请日: | 2014-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0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巢志茂;吴晓毅;孙文;王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359 | 分类号: | G01N21/359;G01N21/3563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700 北京市东城区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鉴别 中药 白芷 是否 进行 硫磺 熏蒸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鉴别待测中药白芷是否进行过硫磺熏蒸的方法。
背景技术
常用中药白芷,为植物白芷的干燥根。性温味辛,归胃、大肠、肺经,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的功效,主要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流涕、鼻渊、牙痛、带下、疮疡肿痛等症。
中药白芷(即植物白芷的干燥根)的传统加工方法主要为硫磺熏蒸,可使药材快速干燥,且解决药材颜色发黄和生虫等问题。随着人们对硫磺熏蒸导致药材中二氧化硫的残留对人体健康的担忧,如何区别中药白芷是否被硫磺熏蒸过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项内容。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硫磺熏蒸得到的中药白芷中的欧前胡素等香豆素类成分及药材的药效活性均显著降低。
用于鉴定中药白芷是否被硫磺熏蒸过的方法中,较为常见的为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改良古蔡氏法、碘滴定-氯化钡反应法等,上述方法都需要对样品进行损害性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鉴别待测中药白芷是否进行过硫磺熏蒸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辅助鉴别待测中药白芷是否进行过硫磺熏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待测中药白芷、已知进行过硫磺熏蒸的中药白芷和已知未进行过硫磺熏蒸的中药白芷分别进行如下操作:取中药白芷,粉碎并烘干后采用近红外光谱仪的积分球漫反射测样,获得8806-3811cm-1波数的近红外光谱图,将近红外光谱图依次进行21点平滑处理后的一阶导数的求导、矢量归一化法处理和聚类分析;如果待测中药白芷与已知进行过硫磺熏蒸的中药白芷为同类,说明该待测中药白芷为疑似进行过硫磺熏蒸的中药白芷;如果待测中药白芷与已知未进行过硫磺熏蒸的中药白芷为同类,说明该待测中药白芷为疑似未进行过硫磺熏蒸的中药白芷。
所述方法中的“粉碎并烘干”中还包括如下步骤:在烘干前,将粉碎后的中药白芷过80目筛。所述烘干的具体条件可为:40℃、12h。
所述近红外光谱仪的参数设定具体可为:分辨率8cm-1、扫描64次、温度25±1℃、相对湿度40%。
具体来说,所述聚类分析是采用OPUS/INDENT定性分析软件的Ward’s Algorithm法进行的。
近红外光谱(NIR)技术因具有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对样品无损害、无化学污染和可实现在线控制的优点。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近红外光谱与化学计量学的结合,通过聚类分析法可以实现硫磺熏蒸中药白芷和非硫磺熏蒸中药白芷的鉴别,方便简捷、快速且不损害样品,对鉴别白芷是否被硫磺熏蒸具有质量评价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58个待测样本12500-3500cm-1的近红外光谱图。
图2为对8806-3811cm-1的NIR光谱图直接进行的聚类分析的结果图。
图3为对8806-3811cm-1的NIR光谱图在21点平滑处理并一阶导数求导后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图。
图4为对8806-3811cm-1的NIR光谱图在21点平滑处理并二阶导数求导后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图。
图5为对8806-3811cm-1的NIR光谱图进行矢量归一化法处理后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图。
图6为对8806-5000cm-1的NIR光谱图进行矢量归一化法处理后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图。
图7为对6955-3857cm-1的NIR光谱图进行矢量归一化法处理后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图。
图8为对8806-3811cm-1的NIR光谱图在21点平滑处理并二阶导数求导和矢量归一化法处理后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图。
图9为6955-3857cm-1区段的NIR光谱图光谱在21点平滑处理并一阶导数求导和矢量归一化法处理后聚类分析的结果图。
图10为8806-3811cm-1区段的NIR光谱图光谱在21点平滑处理并一阶导数求导和矢量归一化法处理后聚类分析的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自常规生化试剂商店购买得到的。以下实施例中的定量试验,均设置三次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未经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04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VC胶料的混合装置
- 下一篇:九宫格跳舞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