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宏编程控制安防矩阵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36506.8 | 申请日: | 2014-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79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岳娴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英飞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 | 分类号: | G06F9/44;H04N7/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4427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编程 控制 矩阵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防监控视频矩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宏编程控制安防矩阵的方法。
背景技术
安防监控安防矩阵是应用光纤、同轴电缆或微波在其闭合的环路内传输视频信号,并从摄像到图像显示和记录构成独立完整的安防矩阵。它能实时、形象、真实地反映被监控对象,不但极大地延长了人眼的观察距离,而且扩大了人眼的机能,它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下代替人工进行长时间监视,让人能够看到被监视现场的实际发生的一切情况,并通过录像机记录下来。同时报警安防矩阵设备对非法入侵进行报警,产生的报警信号输入报警主机,报警主机触发监控安防矩阵录像并记录。随着高精度、全视角以及零漏防等安防要求出现,安防监控安防矩阵上集成的摄像机、快球及辅助设备的数量越来越多。针对越来越多的各类安防装置,通常的方法是:将上述安防设备设置于安防矩阵上,并通过安防矩阵来控制摄像机、快球及辅助设备的切换问题。然而,现有矩阵中Tour、Slavo、Event等基本功能所不能实现的个性化及灵活配置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宏编程控制安防矩阵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宏编程控制安防矩阵的方法,所述安防矩阵的矩阵元素设置有设备编码,包括如下步骤:
S11、在宏编辑界面中设置与安防矩阵中设备编码对应的宏信息,以及根据宏信息生成宏编程文件并保存,其中,所述宏信息包括宏号、宏标题、宏指令及包含设备编码的参数;
S12、判断宏编程文件为安防矩阵可解析的文件时,将宏编程文件下载至安防矩阵中;
S13、对载入安防矩阵中宏编程文件进行解析,并根据解析的数据使安防矩阵中的设备编号与宏编程文件中的宏号适配;
S14、根据键入的宏命令调用安防矩阵中对应的宏信息,以及根据宏信息中的宏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
其中,所述步骤S14之后包括以矩阵菜单的形式显示安防矩阵中所有宏的宏运行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步骤:
A、设置一矩阵菜单,其中,所述矩阵菜单包括宏号、宏标题以及宏运行状态;
B、记录安防矩阵中的宏号、宏标题及宏运行状态至矩阵菜单中;
C、记录键入的宏命令,根据宏命令执行更新矩阵菜单中的宏运行状态。
其中,所述步骤S14之前,还包括判断键入宏命令端口号,并根据该端口号调用相应的宏的步骤。
其中,还包括宏操作报错的步骤,具体包括步骤:
S21、判断键入的宏命令是否与安防矩阵的宏信息相匹配,若否,执行步骤S22;
S22、判断键入的宏命令是否超出预设的时长,若是,执行步骤S23;
S23、输出宏命令调用失败,并生成差错报警信息。
其中,还包括对安防矩阵中运行的宏掉电恢复的步骤,具体包括步骤:
S31、读取macro.db文件到g_BakMacro结构体,其中,macro.db文件记录有重启前的所有循环调用宏的宏运行状态,g_BakMacro结构体内存有掉电恢复程序;
S32、对宏号进行赋值,i=1,其中,i表示宏号;
S33、判断经掉电恢复处理的宏是否为宏运行状态,若是,则对该宏赋值宏号;
S34、自增安防矩阵当前运行宏的长度及宏号,并对下一宏进行掉电恢复处理,并返回步骤S32,直至遍历重启前的所有循环调用宏,其中,自增的计算公式如下:
g_nMapRunMacroLength=g_nMapRunMacroLength+1,
i=i+1。
其中,对安防矩阵运行的宏掉电恢复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判断安防矩阵运行的宏是否为循环调用宏,若是则根据循环调用宏执行上电时对安防矩阵运行的宏掉电恢复的步骤。
其中,所述宏指令包括功能性指令以及控制性指令,所述功能性指令包括切换指令、预置位调用指令、控球指令以及花样调用指令,所述控制性指令包括跳转指令、延时指令、停止宏命令指令以及宏结束指令。
其中,所述功能性指令以及控制性指令均采用一级伪编码作为标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英飞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英飞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65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