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绿茶萎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35916.0 | 申请日: | 2014-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9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霞;周国兰;周顺珍;赵华富;郭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亮;程新敏 |
地址: | 550006 贵州省贵阳市小***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绿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绿茶的加工技术,尤其是一种绿茶萎摊方法。
背景技术
绿茶是我国生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一类茶。2007年以来,我省茶园面积得到了大力发展,目前可采茶园面积也越来越大。在我省的绿茶生产中,名优茶生产占了很大比例。名优绿茶的生产大多采摘细嫩的芽或一芽一叶进行加工,而且因为加工技术的问题,大量一芽二叶及以上规格的茶青不能作为名优茶原料进行采摘和加工,致使这些优良的茶青原料只能作为大宗茶青原料进行生产,质量不高,价值也不高,严重打击了茶农采摘这一类茶青的积极性,也打击了企业加工这一类茶青的积极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绿茶萎摊方法,它能提高茶青原料的经济价值,提高绿茶产品的质量,提高茶青下树率,增加经济效益。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绿茶萎摊方法,将成熟的茶青在室温条件下进行薄摊,薄摊的厚度为5~10㎝,通风但不直吹茶青,每20-40分钟翻叶一次,至茶青的含水量为67~70%为止。
所述的成熟的茶青是指一芽二叶及以上规格的茶青。
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将茶青的含水量加工至67~70%时,茶青的叶缘微卷、顶叶下第二叶绵软且叶色由有光泽变成暗绿色,失去光泽、有清香并且带花香。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对绿茶加工技术进行了改进,利用这一类成熟原料中本有的内含物质进行技术处理,可将这一类原料加工成清香或花香型绿茶,提高这一类原料的经济价值。在加工绿茶时,将原有的摊青技术改成了萎摊,改变了以往“现采现制”的传统技术,可以将一芽二叶及以上规格的茶青原料进行绿茶加工时,在较低的杀青温度下,获得清香或花香型高品质绿茶,这样就提高了绿茶产品质量,高效利用了成熟原料,有利于提高茶农采摘一芽二叶及以上规格茶青积极性,有利于提高茶青下树率和利用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1:绿茶萎摊方法,将采摘的一芽二、三叶的茶青在室温条件下进行薄摊,薄摊的厚度约为6㎝,通风但不直吹茶青,每30分钟翻叶一次,至茶青的含水量为68%左右为止,此时,茶青的叶缘微卷、顶叶下第二叶绵软且叶色由有光泽变成暗绿色,失去光泽、有清香并且带花香。
本发明的实施例2:绿茶萎摊方法,将采摘的一芽三、四叶的茶青在室温条件下进行薄摊,薄摊的厚度约为5㎝,通风但不直吹茶青,每20分钟翻叶一次,至茶青的含水量为67%左右为止,此时,茶青的叶缘微卷、顶叶下第二叶绵软且叶色由有光泽变成暗绿色,失去光泽、有清香并且带花香。
本发明的实施例3:绿茶萎摊方法,将采摘的一芽二、三叶的茶青在室温条件下进行薄摊,薄摊的厚度为约10㎝,通风但不直吹茶青,每40分钟翻叶一次,至茶青的含水量为70%左右为止,此时,茶青的叶缘微卷、顶叶下第二叶绵软且叶色由有光泽变成暗绿色,失去光泽、有清香并且带花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茶叶研究所,未经贵州省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59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健清火茶
- 下一篇: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安全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