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字形道路无交叉通行系统及其控制运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31478.0 | 申请日: | 2014-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1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蓝孝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孝峰 |
主分类号: | E01C1/02 | 分类号: | E01C1/02;E01C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字形 道路 交叉 通行 系统 及其 控制 运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字形道路无交叉通行系统及其控制运行方法,属于道路通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道路通行方式的变革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自主交通”时期,或称为自主避让时期。那时由于车流量小,在十字路口处不设红绿灯,没有任何交通标识,驾车行驶完全依靠自主判断,相互避让。
第二个时期是“指示交通”时期,或称为红绿灯交通时期。随着车流量的日益增大,自主避让已无法解决“十”字路口的交通阻塞和车辆碰撞问题,于是人们发明了红绿灯或安排交警指挥交通。
这两个时期的道路通行方式均为“交通”,即交叉通行。“十”字道路交通模式必然存在车辆行驶线路交叉问题,红绿灯的发明和运用,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交通秩序,另一方面却直接导致了车流量在“十”字路口附近阶段性积聚,并连锁反应形成阻塞,造成车辆通行时间延迟、油耗增加、尾气增多。然而,在新的通行模式出现之前,废弃红绿灯,会直接导致交通瘫痪。地上立交桥和地下隧道等立体交通设施的发明,能够解决“十”字形道路交通中的车辆行驶线路交叉问题,但建设成本和所需空间巨大,只能在个别区位采用,无法在每个路口设置,对交通阻塞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无法根治。现行的“十”字形交通模式的弊端已经相当严重,各大城市每年均投入巨资治理但收效甚微,现在迫切需要一种崭新的道路通行理念。
归结起来,车辆通行形成阻塞的根源在于:车辆行驶线路发生交叉,即“交通”模式。换言之,交叉必阻塞,不阻塞须无交叉。
第三个时期:“自由通行”时期,或称为无交叉通行时期。即一种能够彻底实现车辆通行无交叉、无等待、无阻塞,人文环保的道路通行新模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字形道路无交叉通行系统及其控制运行方法,其通过三重“人”字形道路构造布局与独特的环绕运行方法相结合,取消红绿灯,使车流量合理分布,无人为阶段性交通阻滞和时间能源的浪费,节能环保,同时有效避免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首先,构建三重“人”字形道路布局,即六边形区域外“人”字形平面道路、六边形区域内“人”字形平面道路、跨城区的“人”字形高架道路。具体方法如下:
六边形区域外“人”字形平面道路布局:首先在城区中央确定一个正六边形区域作为中心区域,在中心区域周边作6个等大的正六边形区域作为一环区域,一环区域的各条边与中心区域的各条边正对,两条边之间为道路,然后在一环区域外侧作12个等大的正六边形区域作为二环区域,依此办法作出n环区域的6n个正六边形区域。六边形区域内可规划建设为广场、住宅或其他建筑设施等。实践中,可根据地形地貌或其他需要将正六边形适当变形调整。
六边形区域外“人”字形平面道路中心岛、调头岛、路标牌、斑马线布局:以六边形区域外三条支线组成的“人”字形道路为一个道路单元,每个道路单元中均有两条支线为单向行驶道路,一条支线为双向行驶道路,双向行驶道路中间线标注为实线或设置为隔离带、隔离栏,禁止车辆越线行驶。以每个道路单元三条支线相交点为中心,建双喇叭状中心岛便于车辆转弯行驶,中心岛朝向双向道路一侧间隔与车道等宽的距离,设陀螺状调头岛,实现双向支线道路两侧车辆的互通回转。中心岛可规划为绿化带、雕塑等,中心岛中央可设置路标牌便于车辆预知转弯方向和相邻道路情况。考虑到车辆变道需要,各六边形区域各角顶点向两条边处约30--50米范围内,不宜设置车辆出入口或经营性门面的门口。因车辆基本成均匀分布状态行驶于道路系统中,人行横道可根据需要设置在每条道路的任意位置。
六边形区域内“人”字形道路布局:在六边形区域内部隔边取中点与六边形中心点连接成“人”字形道路,将六边形区域分成三个五边形小区,在六边形区域隔边中点位置设置小区出入口。相邻五边形小区从内部能步行穿过但禁止车辆跨小区通行,车辆只能经过六边形小区外部实现互通。六边形区域内“人”字形道路布局,主要解决了同一六边形区域周边通行的绕路问题,属选择性设置,即可视本区域内部建设规划及通行需要等因素自主选择,其有无不影响六边形区域外部的整体运行。
跨城区的“人”字形高架道路布局:以城区整体作为一个大的六边形区域,隔边取中点与中心区域相连,形成跨城区整体的“人”字形高架道路,每条高架道路均为双向通行道路,且与地面道路呈平行分布,根据地面车流量需要设置上下通道,与地面六边形区域实现联通。 “人”字形高架道路属快速路,使远程通行减少绕路更加快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孝峰,未经蓝孝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14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