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型电火花机床的工作液槽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29198.6 | 申请日: | 2014-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6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李锻能;丰树礼;牛金磊;姚松亮;郑秀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H11/00 | 分类号: | B23H11/00;B23H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27 | 代理人: | 吴清瑕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电火花 机床 工作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床附属装置,更确切的说是一种适用于大型电火花机床的工作液槽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大型电火花机床仍然采用双牛头结构,也即是电火花主轴为单立柱悬臂支承。随着电加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电火花机床的行程不断增大,传统的双牛头结构难以满足加工性能的要求,从而大型切削机床常用的龙门式结构被引入电火花机床中来。
由于电火花加工整个过程,是在工具电极与工作液反复通-断电的情况下,一点点蚀除工件的加工余量。这就要求工件浸没于工作液中,以便形成电流回路,达到通电加工的目的。通常情况下,电火花成形机床都会有相应的工作液槽与之相匹配。为了装卸工件,以及在加工过程中观察加工情况,液槽必须设置方便开、合的门,这一点和传统牛头式电火花机床的液槽要求是一样的。传统大型电火花机床的工作液槽的门是以平行四边形连杆与液压系统组成的举升机构。这种液槽门由于尺寸小,因此能做到机构运行平稳,具有良好的密闭性,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并一直被沿用。
对于大型机床,引入龙门结构往往是设计者的必然考虑,因为龙门的动柱正好在机床的操作面方向,门的开、合动作与动柱有可能造成干涉。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就是门和动柱之间要留出相当大的空间,这又使得设计者对龙门结构的大型电火花机床感到犹豫。如果能够将液槽门的结构设计得比较紧凑,同时不因此影响龙门动柱的设计,则龙门式结构将促使电火花机床越来越大型化。
大型电火花机床的特点是机床的纵向长度尺寸越来越大,液槽门的长度也越来越长,为了保证足够的刚性,大型机床工作液槽门的重量非常大,沿用传统机床的平行四边形连杆与油缸举升机构不可能稳定提升如此重量的液槽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大型电火花机床沿用传统的双牛头电火花机床工作液槽的平行四边形连杆与油缸举升机构不能稳定地提升较大重量的液槽门,而提供一种适合于电火花机床结构特点的具有自动启闭功能的大型电火花机床大型电火花机床工作液槽门。
实现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大型电火花机床的工作液槽门包括液槽体,其液槽门由上门和下门组成,上门的下端部与下门的上端部通过铰链连接,下门的下端部设有铰链与机床的底座铰接,上门的左右两端部分别与液压驱动机构联接,液压驱动机构驱动液槽门的开启和关闭。
以上所述的液压驱动机构由液压缸、主动杆和从动杆组成,液压缸的驱动轴与主动杆和从动杆的一端通过铰链连接,主动杆的另一端通过铰链与机床的底座连接,从动杆的另一端通过铰链与上门的左右两端部上设有的辊子连接。
以上所述的液槽体的左右两端设有导向板,导向板的内侧面上设有导引槽,上门的左右两端部上设有辊子与导引槽活动连接,上门受到导引槽的约束,从而使液槽门按设定的轨迹运动。
以上所述的导引槽形状是直线形或者是曲线形。
以上所述的主动杆和从动杆在液槽门完全开启时处在同一条直线上,从而实现自锁,减轻液压缸的负荷。
本发明设有在液槽门关闭后用于压紧上下门的液压锁紧装置,液压锁紧装置由机械锁、摆动油缸和油缸固定座组成,其中机械锁固设在上下门的两端,摆动油缸通过油缸固定座固设在液槽体上与机械锁相对应的部位。
本发明的液槽门开启时向内折叠并处在水平位置。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将液槽门设计成为折叠式,通过铰轴与机床铰接,可将液槽门的一部分重量传递给机床床身,相当于液槽门一半的重量被机床床身所承受,因此可达到减少门驱动负荷的目的。长尺寸的门基本可视为柔性体,当其中一条边被铰接轴固定后,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液槽门的刚性,提高液槽门开、合工作的稳定性。
将液槽门设计成为折叠式,还能较好解决门的受力变形问题,但门在开合动作时占据空间大,外翻的液槽门对于操作人员来说也极不安全。将液槽门设计成为可折叠结构,门的开、合操作是向内翻开,操作安全性大为提高。
液槽门的开、合采用液压油缸驱动,特别是当液槽门闭合、机床开展加工工作期间,液压油缸处于静止位置,如果能够停止液压站供油又能保证对门有一定的支承力,则可减少不少的能耗。传统电火花机床的液槽门采用油缸驱动平行四边形机构,机构不具备自锁性,但因为门的重量相对轻小,沿用原有机构一直没有出现相应的不良问题。本发明的液槽门尺寸大、重量重,因此油缸驱动机构必须具备自锁性,既能减小能耗,还能保证液槽门的开、合动作稳定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91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