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背光源和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27288.1 | 申请日: | 2014-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9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朱昆鹏;金雄;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8/00;F21V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彭瑞欣;陈源 |
地址: | 10017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光源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主要由显示面板和背光源组成。根据显示面板与背光源的相对设置位置,常见的背光源分为直下式和侧入式两种。
如图1所示为一种直下式背光源,光源2设置在背板1上,光源2上方设置有扩散板7,扩散板7用于将光源2发出的光进行混合扩散,以便使光线混合均匀之后再照射到显示面板上。为了使光源2发出的光能够充分混合并更加均匀地照射到显示面板上,扩散板7与背板1之间通常要保持一定的混光距离,该混光距离使得直下式背光源的厚度变得很大,不利于显示装置的薄型化。另外,直下式背光源由于采用的光源数量较多,所以功耗会比较大。
对于大尺寸(大于60英寸)的显示装置来说,随着显示面板尺寸的增大,扩散板7与背板1之间的混光距离也相应增大,这会更加不利于显示装置的薄型化;同时,光源数量也会相应增多,这使显示装置的功耗也变得更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背光源和显示装置。该背光源使大尺寸导光板的远光端也能达到显示时所需的亮度,从而使导光板的整体亮度更加均匀,进而使大尺寸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更加均匀。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源,包括背板、光源和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包括至少两块,所述导光板彼此间隔并同层设置在所述背板的上方,所述光源设置在相邻的两所述导光板形成的间隔区域内,所述光源的发光面与所述导光板的朝向所述间隔区域的第一侧面相对。
优选的,所述导光板的大小、形状相同,相邻的两所述导光板以该两所述导光板之间的所述间隔区域的中心线为对称轴相对称设置,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间隔区域的中心线上,且所述光源的发光面与所述间隔区域的中心线平行。
优选的,所述光源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光源沿所述间隔区域的中心线依次排列。
优选的,所述导光板与所述背板平行设置,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导光板的下板面之间设置有夹角;所述光源的发光面垂直于所述背板,所述光源的发光面在沿相邻两所述导光板的排列方向上的正投影全部落在所述第一侧面上,且所述光源的发光面的面积小于等于所述第一侧面的面积。
优选的,所述光源的发光面能在与其夹角为60°-120°的范围内发射光线。
优选的,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导光板的下板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0°-60°。
优选的,所述背光源还包括散热板,所述散热板垂直设置在所述间隔区域的中心线上,所述散热板的相背的两板面均分别设置有所述光源。
优选的,所述散热板在垂直于所述背板方向上的高度小于等于所述导光板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散热板采用铝制成,所述散热板的一端通过螺钉或销钉固定在所述背板上。
优选的,所述导光板的下板面设置有网点,所述网点能使照射到其上的光线反射至所述导光板的远离所述背板的上板面,并从上板面均匀射出。
优选的,所述背光源还包括反射片,所述反射片设置在所述背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且所述反射片还延伸至对应着所述光源的区域。
优选的,所述背光源还包括棱镜片和扩散片,所述棱镜片和所述扩散片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上方,所述棱镜片用于汇聚轴向光线,所述扩散片用于扩散光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背光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背光源,通过设置两块以上的导光板,并在任意相邻的两导光板之间的间隔区域内设置光源,使大尺寸导光板的远光端也能达到显示时所需的亮度,从而使导光板的整体亮度更加均匀,进而使大尺寸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更加均匀。另外,本发明中的背光源均为侧入式背光源,相对于直入式背光源,该侧入式背光源的整体厚度大大减小,更加轻薄,且该侧入式背光源所采用的光源的数量远少于直入式背光源所采用的光源的数量,从而大大降低了背光源的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直下式背光源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背光源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背光源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一种背光源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另一种背光源的俯视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说明:
1.背板;2.光源;21.光源的发光面;3.导光板;31.第一侧面;32.下板面;33.上板面;4.间隔区域;41.间隔区域的中心线;5.散热板;6.反射片;7.扩散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72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