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数控切割机的大规格角钢下料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25629.1 | 申请日: | 2014-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9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 发明(设计)人: | 董桂西;张立方;孙涛;赵海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河北省送变电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10/00 | 分类号: | B23K10/00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付会平 |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控 切割机 规格 角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加工技术,具体的说是一种角钢下料方法。
背景技术
角钢是铁塔加工必备的原料,目前我国加工铁塔角钢的设备主要是数控型钢联合生产线,该类生产线可用于对角钢肢厚度在18mm以内的角钢(针对Q345角钢)进行打字、冲孔、剪切;但对角钢肢厚度大于18mm的大规格角钢却无法利用数控型钢联合生产线完成上述工作,只能采用数控角钢钻孔生产线进行打字和钻孔,采用锯床下料的方式完成剪切下料工序。这种组合式的加工方法,不仅工序较为复杂,而且锯床下料一般需要10~20分钟的时间,严重影响加工效率。另外,由于大规格角钢材质不均匀经常造成带锯条的损坏,一般工作两个台班就需更换带锯条,不仅影响加工效率,而且会导致加工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规格角钢下料方法,克服现有下料方法的不足,提高下料效率,降低加工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基于数控切割机的大规格角钢下料方法,该方法基于数控切割机,所述数控切割机包括机体,机体上设置有用于切割大规格角钢的等离子割炬和用于控制等离子割炬动作的控制器,所述等离子割炬共设置为两个,其中第一等离子割炬向右上方倾斜45°设置,第二等离子割炬向左上方倾斜45°设置,两个等离子割炬分别设置在由两根垂直相交的条形轨道构成的导轨上,所述等离子割炬与各自所在的导轨轨道相垂直;所述导轨通过导轨托架固定设置在机体上,导轨下方的机体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待加工角钢工件的支撑件;所述下料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 将待加工的角钢工件固定安放在支撑件上;
b. 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等离子割炬从下斜向上动作,沿导轨滑动并从角钢肢边沿向角钢背方向对角钢工件的一个角钢肢进行切割;当第一等离子割炬移动至角钢背时,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等离子割炬沿其所在的导轨轨道向下移动;
c. 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二等离子割炬从下斜向上动作,沿导轨滑动并从角钢肢边沿向角钢背方向对角钢工件的另一个角钢肢进行切割,直到将整个角钢切割完毕。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不仅能够实现大规格角钢下料,而且能够大大提高下料工序的效率,节约加工成本。本方法采用等离子切割技术,相对于现有的锯床下料,切割速度要快五倍以上;本发明操作简单,切割轨迹精准,质量一致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所述数控切割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等离子割炬,2、第二等离子割炬,3、导轨,4、角钢工件,5、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基于数控切割机的大规格角钢下料方法,该方法基于数控切割机,所述数控切割机包括机体,机体上设置有用于切割大规格角钢的等离子割炬,其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等离子割炬设置为两个,分别对称安装在导轨3的两侧,其中第一等离子割炬1向右上方倾斜45°设置,第二等离子割炬2向左上方倾斜45°设置。导轨3由两根垂直相交的条形轨道构成,两个等离子割炬与各自所在的导轨轨道相垂直,等离子割炬能够沿各自所在的导轨轨道滑动。导轨固定设置在导轨托架上,导轨托架固定设置在机体上。导轨3下方的机体上设置有支撑件5,用于支撑待切割的角钢工件4。机体上还设置有控制器,用于控制等离子割炬在导轨3上移动并对角钢工件4实施切割动作。
本发明的方法在使用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 将待加工的角钢工件4固定安放在支撑件5上,等离子割炬对准角钢工件4的待切割位置。
b. 操作控制器控制第一等离子割炬1从下斜向上动作,使第一等离子割炬1沿其所在的导轨轨道滑动,对角钢工件4的一个角钢肢从角钢肢边沿向角钢背进行切割。
当第一等离子割炬1移动至角钢背,第一等离子割炬1切割动作完毕,此时第一等离子割炬1的移动距离等于角钢肢宽度减去角钢肢厚度所得到的距离。然后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等离子割炬1沿其所在的导轨轨道向下移动,避免与第二等离子割炬2相碰。
若考虑角钢的内圆弧,第一等离子割炬1的移动距离可以为角钢肢宽度减去角钢肢厚度,再减去角钢内圆弧半径的一半所得到的距离。
c. 控制第二等离子割炬2从下斜向上动作,使第二等离子割炬2沿其所在的导轨轨道滑动并对角钢工件4的另一个角钢肢从角钢肢边沿向角钢背进行切割,直到将整个角钢切割完毕。在此过程中,第二等离子割炬2的移动距离等于角钢肢宽度,即完成大规格角钢下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河北省送变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河北省送变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56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