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25537.3 | 申请日: | 2014-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5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华珍 |
主分类号: | A61K36/71 | 分类号: | A61K36/71;A61K9/20;A61K9/16;A61K9/48;A61K9/08;A61P25/02;A61P3/1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72000 山东省济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糖尿病 周围神经 病变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是指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与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和(或)体征,其中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率高达61.8%。主要表现为:四肢对称性疼痛、麻木、感觉异常、肌肉萎缩,可引起感觉性共济失调,并可因反复轻微外伤、感染和供血不足而发生无痛性溃疡和神经源性骨关节病,是糖尿病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DPN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主要涉及多元醇通路激活、非酶蛋白糖基化作用、氧化应激、血管因素、神经生长因子的缺失等,临床上没有明确(特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西医多采用控制血糖、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抗氧化应激、及对症治疗等方法治疗,主要药物有甲钴铵,α-硫辛酸,前列腺素E2、依帕司他、神经营养因子、卡马西平、阿米替林等,这些药物针对DPN的不同发病机理均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对于病程长、病情重的疑难病例,疗效不理想,部分药物价格昂贵,临床难以推广应用。
中医学认为糖尿病属“消渴”病范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以“消渴肢痹”论治,主要由消渴病日久失治误治发展而成,消渴病的病因病机主要由五脏皆柔弱、功能失常、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导致阴虚内热,渐致气阴两虚、阴阳两虚,消渴日久变证丛生,当经脉失养,络脉痹阻即发为“消渴肢痹”,其主要病机为气血阴阳亏虚为本,湿浊内停、络脉瘀滞为标,属消渴病后期虚实夹杂的疑难病症之一。
近年来,运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一定进展,多采用益气养阴、活血化淤的治疗方法,例1:刘杰的发明“一种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中药”(专利号为:01117630.X),功能为:益气养血、缓急止痛、舒筋活血;例2:木丹颗粒,功效为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主治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属气虚络阻证,但对于DPN属脾肾阳虚、湿瘀阻络证病人疗效不理想。
DPN脾肾阳虚、湿瘀阻络证临床表现为肢体及躯干麻木、刺痛、无力,或见畏寒肢冷、下肢发凉、浮肿、腰膝酸软、阳痿、自汗、胫前瘀斑,重者可见下肢关节病及溃疡、肌萎缩等,目前市场上尚无针对性治疗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温补脾肾、祛湿通络之功效,且见效快、药效显著、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数的组分:炙淫羊藿8-12g、桂枝6-12g、人参4-8g、麸炒白术8-12g、茯苓8-12g、炒白芍7-12g和川芎7-11g。
所述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数的组分:炙淫羊藿9-11g、桂枝8-10g、人参5-7g、麸炒白术9-11g、茯苓9-11g、炒白芍8-10g和川芎8-10g。
所述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数的组分:炙淫羊藿10g、桂枝9g、人参6g、麸炒白术12g、茯苓10g、炒白芍9g和川芎9g。
所述中药组合物为水泛丸、滴丸、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或者口服液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华珍,未经刘华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55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络交换机载板与夹层板间的信号连接系统
- 下一篇:直驱抽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