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寄生茧蜂的室内人工繁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22346.1 | 申请日: | 2014-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4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华;李顺姬;刘双清;易文婷;黄菊平;全思源;常阳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何为;袁颖华 |
地址: | 410128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寄生 室内 人工 繁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林害虫生物防治领域,涉及一种天敌昆虫优势种群的室内人工繁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单寄生茧蜂的室内人工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技术条件的改善,害虫的治理方法从传统的自然防治法和农业防治法,到二战后几十年采用的化学防治法,再到20世纪70年代后的害虫综合治理,逐渐形成理论体系,并得到了广泛认同。
在害虫综合治理思想中,生物防治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充分利用自然控制因素(如天敌等),协调各种防治措施,把综合防治提高到以生态系统为单位进行综合管理的一种害虫防治手段。
近年来,利用生态学的方法来防治农林害虫灾害是害虫防控的热点,而利用寄生蜂对害虫种群进行控制也是害虫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寄生蜂的研究长期以来相对于其他农林害虫的研究来说还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这可能是由于大量化学药剂的使用,在控制了害虫的同时,也危害到了寄生蜂的生长繁殖,使寄生蜂种群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当然,目前许多新型化学药剂在防治对象上做了很大的改进,由先前的对所有昆虫的大面积伤害变成现在的害虫选择性防治作用,充分保护了自然天敌。但是在自然界中,寄生蜂和其害虫寄主本来就是相互依存的,害虫种群的大面积消亡也会造成寄生蜂种群的减少甚至灭亡。因此保护害虫自然天敌还需从多个角度入手。
保护天敌的措施有很多,但在一个长期使用化学防治手段的区域,或者在自然界中原本存在的天敌种群相对较少的情况下,通过人为保护措施对寄生蜂种群进行保护更为有效。人为保护措施必须建立在室内人工繁殖寄生蜂技术之上,还要充分考虑到害虫活动的季节性、周期性变化与寄生蜂种群的相互关系。寄生蜂种群与害虫种群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形成动态平衡,人工繁殖的寄生蜂种群能够起到良好的补充作用。寄生蜂的室内人工繁殖能够保证害虫防治的连续性,即在害虫大量发生的季节,人工繁殖的寄生蜂能够投放到野外去,与自然条件下寄生蜂种群相互配合,达到防虫的目的;又能在害虫发生较少的季节起到保护自身种群数量水平的效果。
目前我国对于寄生蜂室内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已经日趋成熟。在自然界中,寄生蜂的繁殖依赖其自然寄主,而寄生蜂室内人工繁殖也应充分考虑到寄生蜂的这一特性,因此,寄生蜂的繁殖也离不开寄主的养殖。由于这种对寄主的依赖性,寄生蜂的人工繁殖面临以下几个难题:第一,寄主的繁殖是否具有连续性;第二,寄生蜂体型小,移动速度快,难以找到合适的、方便管理的繁殖材料进行繁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寄生蜂的人工繁殖面临的两个问题,以能够室内连续饲养多代的斜纹夜蛾为寄主,以平底试管为繁殖材料,而提供一种单寄生茧蜂的人工繁殖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寄生茧蜂的室内人工繁殖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
寄主养殖:是以斜纹夜蛾为繁殖寄主,包括幼虫养殖、成虫养殖及卵孵育(该些过程皆为现有技术)。取斜纹夜蛾卵块置于新鲜菜叶上,于25-29℃、相对湿度为70%的人工气候箱中饲养成二三龄的斜纹夜蛾幼虫;其中,一部分幼虫被用于茧蜂繁殖,另一部分幼虫被转移到6℃环境中饲养至老龄(五六龄)幼虫以化蛹,以此错开幼虫的生长期形成寄主幼虫的世代重叠,保证任何时期均有合适虫龄供给茧蜂繁殖。
育蜂:包括蜂的接种、茧的管理及蜂的管理,其中,
蜂的接种:于22-30℃,取5头上述斜纹夜蛾幼虫置于新鲜菜叶上,取食10min后,将叶片连同幼虫放入繁蜂管内,然后接入一头经交配的雌蜂,将繁蜂管用双层医用纱布封口后水平放置于人工气候箱内;2h后,将雌蜂引出,继续接入放置好幼虫及叶片的繁蜂管中进行下一轮繁殖;接蜂后的繁蜂管用脱脂棉封口,并改用人工饲料喂养幼虫,于人工气候箱中培养至出茧,每三天添加次食料。其中,繁蜂管为2×10cm平底试管;人工气候箱内的温度为25-29℃、相对湿度为70%。接蜂次数和每次接种的管数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茧的管理:出茧后,将繁蜂管内的幼虫与剩余的食料移除,清理幼虫粪便,再将繁蜂管保存于温度为25-29℃、相对湿度为70%的人工气候箱中等待蜂羽化。
蜂的管理:无须用于繁殖的雄(雌)蜂和需要用于繁殖的雄(雌)蜂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农业大学,未经湖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23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