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控磨削机床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16030.1 | 申请日: | 2014-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3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余自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苏铸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04 | 分类号: | B24B9/04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刘计成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 磨削 机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磨削机床,特别涉及一种数控式的磨削机床。
背景技术
很多铸造件在铸造过程中常会在铸件的表面形成很多毛刺、飞边、浇冒口等瑕疵,为了使铸件的外表更加的美观,通常需要使用打磨机对铸件的表面进行打磨。由于铸件的结构各种各样,目前市场上并没有一种通用的磨削机来适合各种铸件使用,铸件的打磨要么由工人通过手工摆放的方式使用磨削机对铸件的各个面进行打磨,采用这种方式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生产效率较低;还有一种方式是直接定制专用设备对铸件进行打磨,定制专用设备费用较高,会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适用于各种铸件磨削的磨削机床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适用于各种铸件磨削的三维数控式磨削机床。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控磨削机床,其包括一水平床身和一Z轴床身,所述水平床身上设X轴驱动机构和Y轴驱动机构,所述Z轴床身与所述X轴驱动机构、Y轴驱动机构连接,所述X轴驱动机构驱动所述Z轴床身在X轴方向移动,所述Y轴驱动机构驱动所述Z轴床身在Y轴方向移动,所述Z轴床身上设有一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一X向主轴电机和一Z向主轴电机,所述X向主轴电机、Z向主轴电机均与磨削砂轮连接,所述支撑架还与一Z轴驱动机构连接,所述Z轴驱动机构带动所述支撑架在Z轴方向来回移动,所述X轴驱动机构、Y轴驱动机构及Z轴驱动机构均与一数控单元连接。
优选地,该数控磨削机床的外部设有一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上设有一旋转工作台,所述旋转工作台包括一托板,所述托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工件安装工位,所述工件安装工位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托板的中部与一顶升油缸连接,所述顶升油缸固定在一旋转支架上,所述旋转支架与第一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带动所述旋转支架旋转,所述托板一端的工件安装工位下方设有一定位法兰,所述托板另一端工件安装工位的下方设有一工件支撑座,所述工件支撑座的上端设有一小径部,所述小径部的直径小于所述通孔的直径,所述工件支撑座位于数控磨削机床的内部,所述定位法兰位于数控磨削机床的外部。
优选地,所述工件支撑座与第二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带动所述工件支撑座旋转。
优选地,所述工件支撑座的上方还设有一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一压紧油缸和一压紧杆,所述压紧油缸与所述压紧杆连接,所述压紧杆与所述工件支撑座位置相对。
优选地,所述压紧杆与所述压紧油缸可旋转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上还设有一Y向主轴电机,所述Y向主轴电机与一铣刀连接。
优选地,所述X向主轴电机为双出轴电机,所述双出轴电机两侧的电机轴均与磨削砂轮连接。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数控磨削机床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数控磨削机床设置有水平床身和Z轴床身,可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自由的来回移动,Z轴床身的支撑架上设有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两种磨削砂轮,这样只要通过相应的编程,控制好X轴驱动机构、Y轴驱动机构及Z轴驱动机构的给尽量就可以非常方便的对铸件的各个面、各个位置进行磨削,而不需要再翻转铸件,这样可有效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只要改变数控单元的程序就可使该数控磨削机床对各种铸件进行磨削,因此该数控磨削机床的通用性较好,生产成本较低,这样就可有效降低铸件生产厂家的采购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Z轴床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旋转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苏铸重工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苏铸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60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