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层建筑垃圾运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4451.0 | 申请日: | 2014-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0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王三港;乔伟;张宏全;杨磊;范树山;孟庆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7/10 | 分类号: | E04F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彭丽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7 | 代理人: | 彭丽芳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层建筑 垃圾 运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高层建筑垃圾运输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进入了超高层建筑高潮期,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造型各异,高度不断刷新。在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在正式电梯安装前,部分垂直运输任务全部依靠施工电梯,包括人员运输、物资运输、施工垃圾运输等。尤其是高区部位,其进度受电梯直接制约,因此施工电梯垂直运输系统直接决定了超高层施工的整体进度。施工电梯成本较高,普通施工电梯每台月租赁费用约2万元左右,高速电梯每台月租赁费用可达5万元左右。如果为了争抢进度而增设施工电梯,将造成成本增大、外立面施工分段过多和工作面减少等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施工效率、无遗撒、扬尘现象,经济效益高、节约成本的高层建筑垃圾运输系统。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层建筑垃圾运输系统,包括设置在塔楼核心筒垂直洞口内的专用垃圾箱;还包括设置在专用垃圾箱内壁的减能装置、设置在专用垃圾箱底端的限重装置和设置在首层垃圾出口位置的垃圾分类回收装置。
所述减能装置为弹簧板,其构造分为三部分,上部面层为轮胎,下部面层为钢板a,底部为压型弹簧。
所述轮胎与钢板a之间为螺栓连接。
所述钢板a为花纹钢板。
所述垃圾分类回收装置为振动筛。
所述振动筛为SZ1500*3000型振动筛。
所述专用垃圾箱设有立柱,立柱四周为与立柱焊接的钢板b。
所述垃圾箱外表面包裹有隔音岩棉。
所述垃圾箱在每个楼层内设置有垃圾入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大大的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避免挤占主要施工工作的施工时间、空间。
同时,全程采用封闭系统,且分类填装,达到垃圾分类运输、转运,无遗撒、扬尘现象,保证现场文明施工。垃圾运输效率大大提高,60米高度平均5分钟运输出场,比起原电梯运输25分钟比,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且安全、卫生。经济效益相比于普通施工电梯运输垃圾,大大节约成本。
另外,本系统经过优化,可批量生产,形成标准化的系统,进行推广应用,为超高层建筑垃圾转运提供大力高效的便捷方式。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来具体说明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垃圾运输系统。
附图1为一种高层建筑垃圾运输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立柱,2、钢板b,3、隔音岩棉,4、轮胎,5、钢板a,6、压型弹簧,7、垃圾入口,8、限重装置,9、振动筛。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高层建筑垃圾运输系统,包括设置在塔楼核心筒垂直洞口内的专用垃圾箱;还包括设置在专用垃圾箱内壁的减能装置、设置在专用垃圾箱底端的限重装置8和设置在首层垃圾出口位置的垃圾分类回收装置。
所述减能装置为弹簧板,其构造分为三部分,上部面层为轮胎4,下部面层为钢板a5,底部为压型弹簧6。所述轮胎4为废旧轮胎。所述弹簧6总长度为210mm,外径为25mm,材质为钢琴丝,总线圈数为20。
所述轮胎4与钢板a5之间为4个螺栓连接。
所述钢板a5为花纹钢板。
所述限重装置8包括限重阀门和箱体底部翻转门。
所述垃圾分类回收装置为振动筛9。
所述振动筛9为SZ1500*3000型振动筛。
所述专用垃圾箱设有四根立柱1,立柱1四周为与立柱焊接的钢板b2。
所述垃圾箱外表面包裹有隔音岩棉3。
所述垃圾箱在每个楼层内设置有垃圾入口7。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垃圾运输系统的运输过程如下:
往垃圾入口内倾倒的垃圾垂直下落,打在减能装置上从而在垃圾箱内不断耗能,最终缓速落入垃圾箱底部,由于在垃圾箱底部设置有限重装置,当垃圾累积重量达到1吨时,限重阀门打开同时连通振动筛开关,箱体底部翻转门开启,垃圾落入振动筛,振动筛开始筛分垃圾,将模板木方、渣土等分类,并传送至不同的收集箱内,采用专用垃圾车直接运至垃圾处理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44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城市公交车停靠站设置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三层实木复合地板及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