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组件气动铆压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14385.7 | 申请日: | 2014-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9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谢政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新明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48 | 分类号: | H01R43/0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组件 气动 铆压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将线缆与连接器铁壳互相压接的一种电缆组件气动铆压机。
背景技术
Cable assembly(电缆组件)的加工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将线缆与连接器的铁壳铆合到一起,具体操作为将线缆与连接器的铁壳铆压起来。目前,最常见的操作就是人工采用电动铆压机进行压接,此方法成本比较高,易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且维修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组件气动铆压机,以实现电缆组件的高效铆压组装,提高产品质量并降低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缆组件气动铆压机,包括通过支撑板相互连接且平行的基座与顶板;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下刀调整座,所述下刀调整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基座垂直的铆压下刀;所述顶板上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端连接有与所述顶板垂直的铆压上刀,所述铆压上刀与铆压下刀相互对应;所述铆压下刀铆压端设置有线缆定位槽,所述铆压上刀的铆压端设置有连接器锁紧槽,铆压时所述铆压下刀卡入所述铆压上刀中。
其中,所述铆压下刀的铆压端呈人字形凸起,所述线缆定位槽设置在所述凸起的顶端;所述铆压下刀的铆压端呈与所述凸起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呈圆弧形。
其中,所述铆压上刀安装在一上刀安装座上,所述上刀安装座的一侧通过导轨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上刀安装座的顶部连接至所述气缸的伸缩端。
其中,所述基座上还设置有对应所述上刀安装座的调节螺丝。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缆组件气动铆压机,其通过配合线缆及连接器铁壳外形的铆压下刀及铆压上刀的设置,通过气缸驱动即可方便的实现线缆与连接器铁壳的高效铆压连接,由于铆压上刀与铆压下刀均根据线缆及连接器铁壳外形精确设计,且可根据产品规格调整铆压高度,在铆压成形时的控制精度高,铆压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电缆组件气动铆压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电缆组件气动铆压机的另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11.基座 12.顶板 13.下刀调整座
14.铆压下刀 15.气缸 16.铆压上刀
17.调节螺丝 18.导轨 19.上刀安装座
20.线缆定位槽 21.连接器锁紧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考图1至3,本发明提供的电缆组件气动铆压机,包括通过支撑板相互连接且平行的基座11与顶板12;基座11上设置有下刀调整座13,下刀调整座13上设置有与基座11垂直的铆压下刀14;顶板12上设置有气缸15,气缸15的伸缩端连接有与顶板12垂直的铆压上刀16,铆压上刀16与铆压下刀14相互对应;铆压下刀14铆压端设置有线缆定位槽20,铆压上刀16的铆压端设置有连接器锁紧槽21,铆压时铆压下刀14卡入铆压上刀16中。
其中,铆压下刀14的铆压端呈人字形凸起,线缆定位槽20设置在凸起的顶端;铆压下刀14的铆压端呈与凸起配合的凹槽,凹槽的底部呈圆弧形;铆压上刀16安装在一上刀安装座19上,上刀安装座19的一侧通过导轨18安装在支撑板上,上刀安装座19的顶部连接至气缸15的伸缩端,通过导轨18设置,可以确保铆压上刀16与铆压下刀14的铆压位置精确,提高产品品质;基座11上还设置有对应上刀安装座19的调节螺丝17,可方便的通过调节螺丝17调节铆压高度。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缆组件气动铆压机,其通过配合线缆及连接器铁壳外形的铆压下刀14及铆压上刀16的设置,通过线缆定位槽20定位线缆,通过气缸15驱动即可方便的通过连接器锁紧槽21将连接器的铁壳与线缆锁紧,从而实现线缆与连接器铁壳的高效铆压连接,由于铆压上刀16与铆压下刀14均根据线缆及连接器铁壳外形精确设计,且可根据产品规格调整铆压高度,在铆压成形时的控制精度高,铆压效率高。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上述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新明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新明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43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猪病毒抗体五联快速检测卡
- 下一篇:免疫孵育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