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窗口信光照取像时消除曝光点的方法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14250.0 | 申请日: | 2014-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3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逄淑新;陈剑鹏;高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邮政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N1/028 | 分类号: | H04N1/028;G02B27/28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刘朵朵 |
地址: | 20006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窗口 光照 取像时 消除 曝光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窗口信的信封信息采集,尤其涉及一种窗口信光照取像时消除曝光点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一般信封在信封信息采集仪的设备上进行信封信息采集的时候,由于信的不平整,易造成拍照或扫描出来的图像亮度不均匀,尤其是信封上带有塑料薄膜窗口的窗口信,因为窗口信的塑料薄膜是凹凸不平的,在为拍照提供光亮的光源的照射下,窗口信表面反射后的光是发散光,由于不平造成的二次反射光叠加照在同一区域,在塑料薄膜的表面就产生很多的高亮区,拍照后的图像很多的信息被亮点影响,因此不能准确识别图像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窗口信光照取像时消除曝光点的方法及设备,解决现在窗口信的塑料薄膜在光源的照射下会产生很多的亮点,影响了图像识别的准确率的缺陷。
技术方案
一种窗口信光照取像时消除曝光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窗口信移动到读图像区域时,用于读图像的扫描相机的光源经过双层偏振,第一层偏振将光源的发散光,变成有方向的偏振光,降低了发散光照在窗口信塑料膜表面产生反射光的概率,同时弱化了光的强度,第二层偏振通过调整偏振的角度,过滤掉经过第一层偏振后仍存在的亮点的叠加光,进入相机的图像就还原了窗口的清晰信息,从而消除了拍照时的反光亮点,准确识别整封窗口信的完整信息。
所述第一层偏振设置在扫描相机的光源前方,第二层偏振设置在扫描相机上。
一种应用上述的方法对窗口信进行信封信息采集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供信模块、分离模块、加速模块和读图像模块,从供信模块的供信口将信件导入后,经过分离模块将信件分开一封封传送至加速模块,再经过加速模块将分离后的单封信件送至读图像模块读取信件信封上的信息,所述读图像模块包括扫描相机和用于给扫描相机提供光亮的光源,所述光源前方设置有一层偏振片,所述扫描相机上或扫描相机前方安装有二层偏振片。
所述光源和扫描相机设置呈一定夹角,在光源正对面设置有反射镜片,所述一层偏振片平行贴合于光源设置。
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将光源的发散光进行两层偏振,在一层降低产生反射光的概率,弱化了光的强度的基础上,二层偏振通过调整角度,过滤掉经过第一层偏振后仍存在的亮点的叠加光,从而达到对窗口信进行拍照时消除反光亮点的效果,实现了准确识别信封图像信息的目的;以此为基础设计的信封信息采集仪基本能完全消除掉因为窗口信表面塑料薄膜凹凸不平带来的反光缺陷,准确还原信封的完整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信封信息采集设备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信封信息采集设备内部的图像采集部分放大示意图,图中箭头为光线反射方向。
图3为未安装偏振片的信封信息图像采集效果示意图。
图4为安装一级偏振片后的信封信息图像采集效果示意图。
图5为安装两级偏振片后的信封信息图像采集效果示意图。
其中:1-供信模块,2-分离模块,3-加速模块,4-读图像模块,5-扫描相机,6-反射镜片,7-光源,8-阅读窗口,9-一层偏振片,10-二层偏振片,11-图像采集区,12-信封,A-走信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光是一种电磁波,光的电场振动是横波,即光的电振动是在与光前进方向垂直的平面上。自然光是各种特性在各个方向都完全相同的均匀的光,自然光的电振动在振动平面的各个方向也都是完全均匀的。如果光波的电振动只限于某一个确定的方向上,就是偏振光了。而偏振片就是一种产生和检测偏振光的片状光学功能材料。偏振光的电振动局限于某一个特定的方向上,因而偏振光是有方向性的。同样,偏振片也是有方向性的。偏振片有一个特定的方向指向,称之为透射轴,与这个方向垂直的电振动被阻挡,而与这个方向平行一致的电振动则可以自由通过。这样自然光通过偏振片以后,就成了偏振光。同样,当偏振光透过偏振片时,如果偏振光的振动方向与偏振片的透射方向平行一致时就几乎不受到阻挡,这时偏振片是透明的。如果偏振光的振动方向与偏振片的透射方向相垂直时,则几乎完全不能通过,偏振片就成了不透明的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邮政科学研究院,未经上海邮政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42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拧料头机构
- 下一篇:一种内电极为金属管且外电极为金属线的热电转换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