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炎抗菌化湿解毒止痒作用杨树叶膏粉物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12373.0 | 申请日: | 2014-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1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黄宝库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宝库 |
主分类号: | A61K36/76 | 分类号: | A61K36/76;A61K9/14;A61P29/00;A61P31/02;A61P17/04;A61P35/00;A61P3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炎 抗菌 解毒 止痒 作用 杨树 叶膏粉 物质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浴保健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消炎抗菌解毒祛湿止痒作用杨树叶膏粉物质。
二、背景技术
1.本人从记事时起,就看到父亲用杨树叶熬膏治疗疖子,庸,皮肤病等,这是一个古老偏方。在十五六岁时就随同家父在秋季采收杨树叶熬药,效果较好。当地还有一古老偏方,用腐泥(多年积水不干的水下黑泥)敷皮肤病患处,效果也比较好。然后父亲将晒干腐泥与杨树叶膏粉各半用来治疗疖子,庸,皮肤病等效果非常好。后来才知道,杨树叶中含有大量叶绿素,纤维素,氨基酸,蛋白质,矿质盐等,据有关资料显示,叶绿素结构与血红素结构相同,只是血液中血红素含二价铁离子而叶绿素含二价镁离子之差,根据实验分析,杨树叶膏粉主要含有叶绿素和无机盐类,目前还没有资料显示杨树叶膏粉具有活血化瘀散湿,消炎杀菌,聚集肿瘤作用。腐泥治疗作用主要来自高度降解的贫氧酸(实际是低分子腐殖酸和萜烯酸类物质)以及I、K、Na、Ca等元素。
2.近些年来腐殖酸行业发展很快,腐殖酸由三个组分,黑腐酸,棕腐酸,黄腐酸。每个组分含量是由产地和生产工艺决定的,一般来说,黄腐酸含量很低,棕腐酸含量较黄腐酸高,但远低于黑腐酸含量,在产品中三者无确定比例。随着科技发展,近几年已经出现腐殖酸各组分单品,应用于不同领域。目前没有资料显示腐殖酸中各组分含量和比例是多少药浴效果最好。
3.木质素钠是纯天然产品,无毒副作用,目前有做分散剂的显示,没有显示药浴用作螯合剂增强药效显示。
三、发明内容
1.配方:按重量百分比,棕腐酸钠10-60%,黄腐酸30-55%,杨树叶膏粉3-35%,木质素钠2-30%四组分。
2.配方优选:按重量百分比,棕腐酸钠40%,黄腐酸40%,杨树叶膏粉15%,木质素钠5%。
3.配方优选比例:按重量百分比,棕腐酸钠∶黄腐酸∶杨树叶膏粉∶木质素钠=8∶8∶3∶1。
4.应用比例:按重量百分比,杨树叶膏粉物质与水比例为0.01-3%。
5.优选比例:按重量百分比,杨树叶膏粉物质与水比例为0.02%。
四、具体实施方式
1.杨树叶膏粉制备:(自制)选立秋以后,霜冻前收获鲜杨树叶100斤,用80号铁锅装100斤水烧开,先放50斤鲜树叶,煮二十分钟后,见树叶明显变黄时捞出,再加50斤树叶同样方法制作,得到溶液继续用文火加温,直至成膏状,再放到通风处自然风干到含水量10%为止,在用石磨粉碎过60目既得杨树叶膏粉备用。将捞出树叶用清水捞一遍,所得清水备再用。
2.棕黄粉剂制备:按总质量比,选含量80%棕腐酸钠晶体(水分6-8%)和含量90%黄腐酸晶体(水分6-8%)各40%。混拌均匀后用石磨粉碎过筛60目备用。
3.将棕黄粉剂与杨树叶膏粉按8∶8∶3比例混合好装袋封口备用。
4.按总质量比,选优质木质素钠5%(PH=7-8,水分4%以内)备用。现用现开封,用后及时封口。
5.将棕黄粉剂,杨树叶膏粉合剂与木质素钠按棕腐酸钠∶黄腐酸∶杨树叶膏粉∶木质素钠=8∶8∶3∶1比例混均,包装即可。随混拌随包装,封袋要及时,封严(吸潮结块粉碎或溶解后不影响效果)。
6.使用时安优选比例,直接放入水中(水温不超过70度),立即溶解,即可使用。
五、应用效果
根据多年经验和近几年试验结果得知,用杨树叶膏粉物质0.02%浓度溶液药浴具有多靶点效果。骨骼疾病;关节退化变形、痛风、脊椎病、关节炎、类风湿。妇科疾病:慢性炎症、荷尔蒙失调。皮肤疾病:湿症、神经性皮炎、牛皮癣、疱疹,脚气。重金属解毒:对乌头发和化妆品重金属危害有明显解毒作用。对肿瘤有聚集作用,脉管炎有通散作用。病症效果明显,机理清楚。杨树叶膏粉物质是天然产品,无毒副作用,可放心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宝库,未经黄宝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23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