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β-乙氧基芸香糖的富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10326.2 | 申请日: | 2014-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5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徐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春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H15/04 | 分类号: | C07H15/04;C07H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5261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氧基 芸香 富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保健食品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β-乙氧基芸香糖的富集方法。
背景技术
苦荞麦(Fagopyrum tataricum(Linn)Gaertn)为蓼科荞麦属植物苦荞麦的种子,起源于中国,具有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的功能,被认为是三降食品。
有关苦荞麦中降血糖的活性成分以前一直认为是黄酮(芦丁),有研究者利用HPLC,GC-MS等方法从苦荞麦检出DCI,推测苦荞中降血糖的活性主要归结于DCI。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苦荞中DCI的含量并不比甜荞麦高,但苦荞降血糖的活性要好于甜荞作用,深入研究发现苦荞麦中的β-乙氧基芸香糖(Ethanol-β-rutinoside),具有很好的降血糖的效果。β-乙氧基芸香糖在苦荞麦中天然的含量不足千分之一,进一步研究发现β-乙氧基芸香糖在酶的作用下可以由芦丁转化而来,在最佳条件下β-乙氧基芸香糖的含量能提高10多倍,达到1%的含量。但1%的含量仍不适合生产出降血糖产品,因此需将β-乙氧基芸香糖进一步富集,为实现产业化打下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状,将经酶转化的高β-乙氧基芸香糖含量的原料,通过提取,层析分离,生产出β-乙氧基芸香糖含量大于20%的产品。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1、β-乙氧基芸香糖的提取:将经酶转化的高β-乙氧基芸香糖含量的苦荞麦原料,加入10倍体积(W/V)的65-70%的乙醇,室温下提取2小时,过滤,渣再重复提取一次,过滤,合并二次的滤液。在60-70℃条件下减压浓缩,浓缩至1/10体积,得β-乙氧基芸香糖提取液。
2、大孔树脂柱层析分离:将β-乙氧基芸香糖提取液加入一倍体积的去离子水,通过大孔树脂柱AB-8或X-5,用水,5%,10%,90%乙醇洗脱,收集10%乙醇洗脱液并减压浓缩,得大孔树脂10%乙醇洗脱物。
3、β-乙氧基芸香糖的富集:将大孔树脂10%乙醇洗脱物上MCI柱层析,用水,10%,20%,90%乙醇洗脱,用薄层层析法检测,收集含β-乙氧基芸香糖的洗脱液,浓缩得β-乙氧基芸香糖提取物,提取物中β-乙氧基芸香糖含量大于20%。
附图1标准品β-乙氧基芸香糖的HPLC色谱图(β-乙氧基芸香糖的保留时间12.924分钟)
附图2提取富集物的HPLC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将10kg经酶转化的高β-乙氧基芸香糖含量的苦荞麦原料,置于200升提取罐中,加100升70%乙醇,室温提取2小时,残渣再提取一次。合并乙醇提取液,得滤液196升,浓缩到20升,再加入20升去离子水,然后通过大孔树脂柱AB-8(20×180cm)柱,先用10升去离子水洗脱,再用10升5%乙醇洗脱,然后用20升10%乙醇洗脱、后用90%乙醇洗脱,收集10%乙醇洗脱液并减压浓缩,得浓缩物约2升。将2升大孔树脂10%乙醇洗脱浓缩物上MCI柱层析(5×150cm),分别用5升去离子水洗脱、5升10%、5升20%乙醇洗脱,用薄层层析法检测,收集含β-乙氧基芸香糖的洗脱液,浓缩得β-乙氧基芸香糖提取物489克,β-乙氧基芸香糖含量为21.36%。
以上较佳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内容,除此之外,本发明还有其他实施方式,但凡本领域技术人员因本发明所涉及之技术启示,而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春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春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03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延机
- 下一篇:一种汽车轮胎的胎面沟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