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被子填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10172.7 | 申请日: | 2014-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57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朱明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兴羽绒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27/00 | 分类号: | A47C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305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被子 填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的制作方法,特别涉及到一种被子的填充方法。
背景技术
被子是一种日常生活当中的常用物品,特别是在寒冷地区,被子为冬天过冬的必需品,随着生产工艺的提高,人们对被子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保暖,既保暖又适合的被子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目前市场上的被子多采用非错层填充技术,为了固定住填充物,缝合处会形成无填充物的接缝,人们在使用时热量会通过接缝散发,从而导致被子的保暖性减弱。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被子填充方法,采用错层填充技术,通过将填充区改成上下两层错开的结构,避免了无填充物的接缝的产生,使得整床被子的填充更加均匀,热量不会从接缝处散发。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被子填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作一端开口的被套,所述的被套由上层面料、衬布、下层面料以及缝边布形成上、下两层结构,所述的上、下两层被套均由若干个纵横交错的填充腔构成,其中,
上层面料、衬布和缝边布缝合形成上层填充腔,下层面料、衬布和缝边布缝合形成下层填充腔,并且上层填充腔缝合后形成的缝合线与下层填充腔的缝合后形成的缝合线错开分布,不在同一垂直平面上,为了使得填充材质能够顺利进入到被套中,所述的缝边布上有进绒口。使得相邻填充腔之间相联通在;
b、将填充材质填充进入被套中,然后把被套的封口缝合。
采用上述方法制得的被子,由于利用错开接缝口的方式,使得上下两层被套之间的接缝口有一定的填充物,被子填充更加均匀,又不会使热量流失,提高了保温效果,对于相同的保温要求,采用本发明可以减少填充物的数量,从而减少填充物的使用,降低碳的排放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A-A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首先需要将被套制作完成,然后再将填充物填充进入被套。本发明被套由上层面料1、衬布5、下层面料2以及缝边布4形成上、下两层结构,将传统的一层被套结构改变形成两层结构,是本发明的创新点之一,上、下两层被套均由若干个纵横交错的填充腔6、7构成,上层面料、衬布和缝边布缝合形成上层填充腔6,下层面料、衬布和缝边布缝合形成下层填充腔7,并且上层填充腔缝合后形成的缝合线3与下层填充腔的缝合后形成的缝合线错开分布,不在同一垂直平面上,被套制作完成后,将各种材质的填充物质(如棉花、羽毛、羽绒、蚕丝、化学纤维、羊毛、驼毛等)通过进绒口填充进被套的上下两层,整条被套的填充物均匀分布后将被套的封口封住。这样形成的被子由于上层缝合线与下层缝合线交错分布,使得接缝处始终有一定的填充物存在,不会导致热量的流失,从而降低保温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兴羽绒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兴羽绒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01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