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WEB的无线双流应用实现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07615.7 | 申请日: | 2014-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2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印;陈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5 | 分类号: | H04N7/15;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寇海侠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web 无线 双流 应用 实现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会议技术领域,具体是基于WEB的无线双流应用实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视频会议已经成为各行业信息交流的主力军,其逼真的音频和视频效果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企事业单位为了节约时间、资源和资金成本等的必要手段。
中国专利文献CN101242513A公开了一种视频会议中的双流传送方法和一种视频会议系统,该方法包括:在视频会议开始前,参加所述视频会议的所有视频终端获取辅流数据并保存;在视频会议开始后,所述所有视频终端接收并播放来自多点控制单元MCU的主流数据;所述所有视频终端中的指定视频终端控制播放自身保存的辅流数据的同时,通过MCU向其它的视频终端发送辅流控制信息,使得所述其它视频终端根据所接收的辅流控制信息播放所保存的辅流数据,其中主流数据是指通过模拟端口输入的由摄像头捕获的图像数据,辅流数据是指由数字端口输入的计算机的桌面等数据。该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在视频会议中降低视频终端资源的占用率,并且能够提高视频图像质量。但是所述参加所述视频会议的所有视频终端均需在本地设置用于播放视频的软件,以便在视频终端上显示所接收的多点控制单元MCU发送的主流数据和其他视频终端发来的辅流数据,安装在终端上的软件运行时占用终端资源;而且,本地终端上安装的软件需要经常维护,给用户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视频终端需要在本地终端设置软件带来的占用终端资源和不方便用户使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出一种可以通过浏览器进行演示的基于WEB的无线双流应用实现方法及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WEB的无线双流应用实现方法,包括:
发送端采集主流数据和辅流数据,并对所述主流数据和所述辅流数据发送至多点控制单元(Multi Control Unit,简称MCU);
多点控制单元接收所述主流数据和所述辅流数据,并进行编码后发送至媒体推送服务器;
媒体推送服务器接收所述主流数据和所述辅流数据并进行解码后将所述主流数据和所述辅流数据推送至接收端的浏览器上。
所述媒体推送服务器接收所述主流数据和所述辅流数据,并将所述主流数据和所述辅流数据推送至接收端的浏览器上的步骤还包括:
所述接收端获取所述媒体推送服务器的IP地址,并在所述浏览器的地址框中输入所述IP地址,进行与所述媒体推送服务器的连接;
所述媒体推送服务器监测到有接收端进行连接时,将接收到的所述主流数据和所述辅流数据推送到所述接收端的浏览器。
所述接收端获取所述媒体推送服务器的IP地址,并在所述浏览器的地址框中输入所述IP地址,进行与所述媒体推送服务器的连接的步骤中还包括:
所述接收端与所述媒体推送服务器建立TCP长连接。
所述接收端包括计算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WEB的无线双流应用实现系统,包括:
采集单元,发送端采集主流数据和辅流数据,并对所述主流数据和所述辅流数据发送至多点控制单元;
收发单元,多点控制单元接收所述主流数据和所述辅流数据,并进行编码后发送至媒体推送服务器;
推送单元,媒体推送服务器接收所述主流数据和所述辅流数据并进行解码后将所述主流数据和所述辅流数据推送至接收端的浏览器上。
所述推送单元还包括:
连接子单元,所述接收端获取所述媒体推送服务器的IP地址,并在所述浏览器的地址框中输入所述IP地址,进行与所述媒体推送服务器的连接;
推送子单元,所述媒体推送服务器监测到有接收端进行连接时,将接收到的所述主流数据和所述辅流数据推送到所述接收端的浏览器。
所述连接子单元还包括:
建立子子单元,所述接收端与所述媒体推送服务器建立TCP长连接。
所述接收端包括计算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
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媒体推送服务器和所述接收端的无线双流网关。
所述发送端与所述多点控制单元通过无线方式连接。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76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