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上建筑海洋固定平台软土地基海底固定安装施工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05132.3 | 申请日: | 2014-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2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黄灿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强光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7/00 | 分类号: | E02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新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6 | 代理人: | 杨胜军 |
地址: | 519015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上 建筑 海洋 固定 平台 土地 海底 安装 施工 | ||
1.一种海洋平台在软土地基海底固定安装及施工法,其中,所述海洋平台(11)包括由一个或多个浮力筒(21)构成的支撑结构以及由梁板系组成的平台部分,从所述浮力筒(21)底部向下凸出有正锥体(23),
其中,所述安装及施工方法包括:
在海床上下水下混凝土床(107);
利用所述浮力筒(21)或具有以浮力筒(21)的正锥体(23)的外形仿造的正锥体部分的反锥体模具(106)将水下混凝土床(107)压印出与所述正锥体(23)成镜面倒影的反锥体(108),待水下混凝土床(107)强度达标后,移除所述浮力筒(21)或所述反锥体模具(106);以及
使所述海洋平台的浮力筒(21)底部的正锥体(23)与水下混凝土床(107)的反锥体(108)耦合,从而将所述海洋平台(11)固定至所述软土地基海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平台在软土地基海底固定安装及施工法,其中,将水下混凝土床压印出反锥体的步骤包括:
调整好所述浮力筒(21)或反锥体模具(106)的平面位置及垂直角度,在混凝土床(107)未凝固前,下沉所述浮力(21)筒或所述反锥体模具(106),使所述浮力筒(21)的正锥体(23)或所述反锥体模具(106)的正锥体部分坐落于水下混凝土床(107)中,令水下混凝土床(107)完全包围所述浮力筒(21)的正锥体(23)或所述反锥体模具(106)的正锥体部分,并维持其平面位置及垂直度,直至水下混凝土床(107)完全凝固,浮起或吊起所述浮力筒(21)或所述反锥体模具(106)将其移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洋平台在软土地基海底固定安装及施工法,其中,使所述海洋平台的浮力筒(21)底部的正锥体(23)与水下混凝土床(107)的反锥体(108)耦合的步骤包括:将所述海洋平台(11)浮运至安装地点,令浮力筒(21)底部的正锥体(23)对准海底的反锥体(108),然后下降海洋平台(11),令所述海洋平台(11)的浮力筒(21)自然地陷入海底混凝土床(107)的反锥体(108)内;以及利用所述浮力筒(21)内置压力管,向锥体间空隙压桨填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洋平台在软土地基海底固定安装及施工法,其中,在海床上下水下混凝土床的步骤包括:
将直经大于浮力筒(21)的钢筒(101)打入海床的软土中;
在所述钢筒(101)内侧预设的将建造水下混凝土床反锥体的深度附近焊接钢托架(103)层;
当所述钢筒(101)被打入到预定深度时,从所述钢筒(101)内挖走部分顶端软土,再以砂石填料回填;
割除所述钢筒(101)内侧将处于水下混凝土床反锥体(108)上方的托架(103)层;
在钢筒(101)内侧的最高托架(103)层上放置钢环(104);以及
利用导管下水下混凝土(107),并且
所述固定安装及施工法还包括:在将水下混凝土床压印出反锥体的步骤之后割除位于所述反锥体(108)以上的钢筒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洋平台在软土地基海底固定安装及施工法,
其中,钢筒被打入的深度以其陷入段土层与钢筒(101)之间的表面摩擦力的容许强度等于或大于所述浮力筒(21)或浮力筒连同平台(11)安装时施工荷载总重量为准;
其中,钢环(104)及钢托架(103)的强度要能抵御海洋平台11自重及施工荷载;并且
所述固定安装及施工法还包括安装固定至海底的桩基用于在海洋平台服务期间承受所有载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洋平台在软土地基海底固定安装及施工法,安装固定至海底的桩基的步骤包括:
向浮力筒底部钻孔安装垂直桩(41)桩基和斜桩(42)桩基;
所述桩基安装好后,先向所述浮力筒(21)底部下一层水下混凝土止水层(44),抽干所述浮力筒(21)内积水,割除多余的桩长及处理桩头(48),绑扎桩承台钢筋,下混凝土浇筑桩承台(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强光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强光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513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黏性土可塑性现场判别仪及其现场判别方法
- 下一篇:一种导流明渠的截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