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板间互连的无线光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04911.1 | 申请日: | 2014-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8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朱宏韬;曾永福;郭军;熊汉林;吴应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H04B10/11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欧阳波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互连 无线 模块 | ||
1.用于板间互连的无线光模块,包括一块安装有一个发射光学天线(1)和一个接收光学天线(2)的转换电路板(3),所述转换电路板(3)包括激光器驱动电路、探测电路和数据接口电路;发射光学天线(1)和接收光学天线(2)垂直安装在转换电路板(3)上;发射光学天线(1)、接收光学天线(2)和转换电路板(3)封装在模块封装结构(5)内,转换电路板(3)的电路接口(4)凸出在模块封装结构(5)外;
所述发射光学天线(1)包括发射微透镜(11)、激光器(12)、发射光学天线封装筒(13)以及发射天线管脚(14);激光器(12)封装于发射光学天线封装筒(13)内,发射微透镜(11)嵌于发射光学天线封装筒(13)的顶端,发射微透镜(11)的中心线与激光器(12)发光面的中心线重合;激光器(12)下接的发射天线管脚(14)从发射光学天线封装筒(13)底端伸出,与转换电路板(3)相连接;
所述接收光学天线(2)包括接收微透镜(21),光电探测器(22)、接收光学天线封装筒(23)和接收天线管脚(24);光电探测器(22)封装于接收光学天线封装筒(23)内,接收微透镜(21)嵌于接收光学天线封装筒(23)的顶端,接收微透镜(21)的中心线与光电探测器(22)探测面的中心线重合;光电探测器(22)下接的接收天线管脚(24)从接收光学天线封装筒(23)底端伸出,与转换电路板(3)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板间互连的无线光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射光学天线(1)和接收光学天线(2)的光轴距离大于或等于20mm,发射光学天线(1)和接收光学天线(2)的光轴平行度小于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板间互连的无线光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射微透镜(11)和激光器(12)发光面之间的距离可调节,发射光学天线(1)发射的光束发散角为25°~4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板间互连的无线光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微透镜(21)和光电探测器(22)探测面之间的距离固定,接收光学天线(2)接收光束的视场角为3°~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板间互连的无线光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射光学天线封装筒(13)和接收光学天线封装筒(23)为金属壳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板间互连的无线光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射微透镜(11)和接收微透镜(24)为半球透镜。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板间互连的无线光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激光器(12)发射1550nm或者1310nm通信波段的激光,所述光电探测器(22)接收的的激光波段与其对应,为1550nm或者1310nm通信波段的激光。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板间互连的无线光模块,其特征在于:
2个所述的用于板间互连的无线光模块分别经电路接口4插接于两块需要信号互连的业务电路板,2个无线光模块之间的最小距离为10mm~100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板间互连的无线光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一端的无线光模块的接收光学天线光轴与对端无线光模块的发射光学天线光轴的的平行度小于或等于4°,二光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491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量生物质热劈及硫化物收集装置
- 下一篇:悬索桥主缆除湿用一体化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