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性能测定与留种相分离的水产动物育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04163.7 | 申请日: | 2014-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9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常亚青;张伟杰;亓守冰;田莹;宋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高学刚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测定 留种 分离 水产 动物 育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动物育种方法,特别是一种性能测定与留种相分离的水产动物育种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水产动物育种计划中,用于性能测定的家系含量或群体含量一般在几十至一百个个体以内,这种个体数量的选择可以保证在育种参数估计准确的前提下节省养殖和测定成本,但由于性能测定群体即为选种群体,因此在选种时留种率很难低于1%,这使得水产动物高繁殖力的特点得不到有效利用和发挥。一般的水产动物,单一亲本即能产生极大数量的后代,若能从全部后代中进行选种,可将留种率降低到1‰,甚至万分之一以上。根据数量遗传学原理,在亲本育种值方差和遗传力不变的情况下,将留种率从1%降低到1‰,可使选择反应提高26.3%,从而加速育种进程。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新的水产动物育种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既可以进行性能测定,又能够降低留种率的水产动物育种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性能测定与留种相分离的水产动物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a、对选育的水产动物进行多个育种家系的构建,每一家系至少包括1100个个体,
b、当选育的水产动物达到所需苗种规格时,根据现有的养殖条件和性能测试条件,从每一家系中分别随机选择30-100个个体作为性能测定群体,并分别按照家系进行标记,将所有选择出的个体进行混养,或者按照家系为单位进行分养,分养时须确保各家系的养殖环境一致,
c、所述的步骤b结束后,从步骤a中各家系剩余的个体中上选最符合育种目标的个体作为留种群体,且选择比率低于2‰,并分别按照家系进行标记,将所有选择出的个体进行混养,或者按照家系为单位进行分养,分养时须确保各家系的养殖环境一致,
d、所述的步骤b结束后,对性能测定群体进行第一次性能测定,并在性能测定群体生产下一代家系前进行第二次性能测定,根据测定结果和育种计划,从性能测定群体中选出n个最接近育种目标的家系,标记为GMi(i=1,2…n),从留种群体中选出n个与性能测定群体对应的家系,标记为GSi(i=1,2…n),
e、根据步骤d中的两次性能测定结果,计算出目标性状在性能测定群体分离时和选种时的遗传相关系数rA,
f、若rA≥0,则进行步骤g,若rA<0,则进行步骤h,
g、从留种群体的GSi家系中进行选种,且选种率为低于50%,以保证家系内总留种率低于1‰,
h、从性能测定群体的GMi家系中进行选种,且选种率与常规方法相同,其家系内留种率高于1%。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所公开的水产动物育种方法,针对传统育种方法中留种率较低的问题,将留种与性能测定的家系分离,并根据性能测定的结果来进行遗传相关系数rA的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进行不同选种方法的选择,它的出现,在不提高成本的前提下降低了留种率,让选择反应大大提升,从而达到加速育种进程的目的。因此可以说这种方法具备广泛的市场和科研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性能测定与留种相分离的水产动物育种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a、对选育的水产动物进行多个育种家系的构建,每一家系至少包括1100个个体,
b、当对选育的水产动物进行养殖,当其达到所需苗种规格时,根据现有的养殖条件和性能测试条件,从每一家系中分别随机选择30-100个个体作为性能测定群体,并分别按照家系进行标记,将所有选择出的个体进行混养,或者按照家系为单位进行分养,分养时须确保各家系的养殖环境一致;不论上述哪一种方式,其目的都是为了保证各性能测定群体的养殖环境一致;
c、所述的步骤b结束后,从步骤a中各家系剩余的个体中上选最符合育种目标的个体作为留种群体,并且需要保证选择比率低于2‰,并分别按照不同的家系进行标记,将所有选择出的个体进行混养,或者按照家系为单位进行分养,分养时须确保各家系的养殖环境一致;不论上述哪一种方式,其目的都是为了保证各留种群体的养殖环境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洋大学,未经大连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41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