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无线充电线圈绕线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00267.0 | 申请日: | 2014-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70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赵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智感机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6 | 分类号: | H01F41/06;H01F41/071;H01F41/09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18 | 代理人: | 胡毅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无线 充电 线圈 绕线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绕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无线充电线圈绕线机。
背景技术
绕线机是把线状的物体缠绕到特定的工件上的设备,通常用于铜线缠绕,以形成线圈。绕线机可以应用到各种电动机,空心杯电机,转子,定子,引脚电感,贴片电感,变压器,电磁阀,一字电感,电阻片,点火线圈,RFID,互感器,音响线圈,IC卡高低频线圈,聚焦线圈等等线圈的缠绕,使用得非常广泛。
随着电子产品行业的技术日益提高与市场需求节奏的加快,无线充电技术已经逐渐进入人们生活中,无线充电技术源于无线电力输送技术。无线充电,又称作感应充电、非接触式感应充电,是利用近场感应,也就是电感耦合,由供电设备(充电器)将能量传送至用电的装置,该装置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对电池充电,并同时供其本身运作之用。由于充电器与用电装置之间以电感耦合传送能量,两者之间不用电线连接,因此充电器及用电的装置都可以做到无导电接点外露。
无线充电技术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目前,在手机、笔记本电脑、小家电等领域已经开始广泛使用无线充电技术,随着无线充电电子产品市场的扩大和科学技术的提高,无线充电电子产品制造企业对绕线机的生产效率及线圈的质量越来越加重视,同时也因为无线充电技术是一个新兴的产业,生产设备和技术还处在产品定型期,产品趋于多样化,有关比较大的改善空间,如其设计都不够巧妙,操作复杂,需要人手配合的步骤较多,如需要人工剪线、卸料,效率低,影响生产效率,而且绕线效果不是很理想,难以保证线圈质量,另外目前市场的生产设备,多为单一产品的设备,无法满足多元化产品的需求,一台设备只能生产一种或两种产品,再有新的产品只能重新定制新的设备,使生产成本过高,所以现有设备无法满足目前市场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操作方便,绕线效率快且绕线质量好的全自动无线充电线圈绕线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无线充电线圈绕线机,其包括机架,其还包括模头驱动装置、排线机构、储线机构、横向滑动机构、纵向滑动机构、垂直升降滑动机构和缷料机构,所述排线机构设置在机架的一侧,所述模头驱动装置设置在机架的另一侧,且抵压在该排线机构的模头上,所述纵向滑动机构通过横向滑动机构设置在排线机构的上方位置,所述储线机构通过垂直升降滑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纵向滑动机构上,所述缷料机构对应所述排线机构与模头驱动装置之间的位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排线机构包括飞叉头组件、伺服电机、同步轮带组件、滚珠丝杆、丝杆轴承座、螺帽、排线导柱、前排线传动板、后排线传动板、左侧板、右侧板、底座前板和底座后板,所述底座前板和底座后板间隔平行设置,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对称设置在底座前板与底座后板之间的两侧位置,形成一内部具有容置空间的固定座,所述前排线传动板活动设置所述底座前板的前方位置,且与该底座前板相平行,所述飞叉头组件设置在前排线传动板上,所述的模头可拆卸设置在该飞叉头组件的飞叉旋转轴上,所述排线导柱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前排线传动板上,另一端通过直线轴承依次贯穿底座前板和底座后板,所述后排线传动板活动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且固定在所述排线导柱上,所述螺帽设置在所述后排线传动板上,所述滚珠丝杆丝的一端旋入螺帽,另一端通过丝杆轴承座设置在底座后板上,所述伺服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后板上,且该伺服电机的驱动轴伸出底座后板,并通过同步轮带组件与所述滚珠丝杆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横向滑动机构包括移动板、皮带夹板、直线滑轨、滑座、固定底板、电机、同步带和两同步轮,所述直线滑轨固定在所述固定底板上,两同步轮对应所述直线滑轨的两端位置设置在固定底板上,且通过所述同步带相连接,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固定底板上,且驱动轴与其中一同步轮相连接,所述移动板通过滑座活动设置在该直线滑轨上,该移动板的底部通过所述的皮带夹板与所述同步带相连接,所述纵向滑动机构设置在移动板上,所述固定底板通过支撑架设置在排线机构的上方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智感机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智感机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02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洗漱用品集装盒
- 下一篇:铜包覆铬复合粉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