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管夹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80492.3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3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裕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乡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F16L33/10 | 分类号: | F16L3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苏萌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管 | ||
技术区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管夹。
背景技术
下述专利文献1中的软管夹以如下方式而被形成,即,将板簧材料弯曲 为圆环状,并使两端部在圆周面上交叉。在软管夹的两端部上,立起有用于 通过夹紧工具来实施夹紧从而对软管夹进行扩径的一对夹紧片。一方的夹紧 片被形成为设置有门形状的开口槽的两股形状,另一方的夹紧片被形成为无 开口的单股状。在单股侧的夹紧片的根部附近处具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卡止 爪,在两股侧的夹紧片上形成有能够与所述卡止爪卡止的卡止接受部,通过 使所述卡止爪与所述卡止接受部卡止,从而能够将软管夹保持为扩径状态。
在先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561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现有的软管夹中,两个夹紧片均被形成为平板状。此外,由于 用于对这些夹紧片进行夹紧的夹紧工具侧的夹紧面也被形成为平面状,因此 在夹紧操作时双方只不过是仅仅成为面接触状态而已。因此,保证不了夹紧 工具正确地对夹紧片的整个面进行夹紧,从而有可能存在仅局部夹紧了的状 况。此外,还能够假想到如下情况,即,即使最初正确地夹紧了,在夹紧操 作中在平面方向上也会发生偏移。
以此方式,在现有的软管夹中,软管夹的夹紧姿态有可能会不稳定。当 软管夹的夹紧姿态发生不稳定化时,则有可能直接以倾斜的姿态来对软管进 行紧固,这样便有可能出现无法获得足够的密封性的情况。
本发明为根据上述的实情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 软管夹的夹紧姿态稳定,并且能够以正确的姿态被组装到在紧固对象上的软 管夹。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具有如下特征,即,具备:管夹主体部,其以使板簧材料的两端 部在圆周面上交叉并且弯曲为圆环状的方式而形成;夹紧片,其以在管夹主 体部的两端部上分别向径向外侧各立起一个的方式而被形成;扩径状态保持 单元,其被一体地形成在管夹主体部或者夹紧片上,且通过伴随于两个夹紧 片的夹紧操作的、两个夹紧片向管夹主体部的轴向的相对移动,而能够实施 相对于管夹主体部的扩径状态的保持或者解除,夹紧片中的一方的顶端部与 另一方的顶端部相比而被形成为宽幅,并且两个夹紧片的顶端部在板厚方向 上向互相分离的方向弯曲,从而成为夹紧操作用的弯曲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将两个夹紧片的顶端部的宽度设定为一宽一窄。这是因为, 根据夹紧片彼此位于在圆周方向上交叉的位置的关系,当将夹紧片的双方均 形成为宽幅时,在将管夹主体部弯曲为圆环状时,需要实施使夹紧片彼此在 管夹主体部的轴向上偏移的动作,从而相应地会使加工变得困难。除此之外, 还因为,如果在管夹主体部的弯曲时伴随有扭曲,则在加工后会残留有扭曲 的影响,从而有可能成为相对于紧固对象的密封性降低的原因。
另一方面,由于两个夹紧片通过夹紧工具而被进行夹紧操作,因此被形 成为宽幅一方的夹紧片的软管夹的夹紧姿态较稳定。本发明根据这种背景, 而仅将夹紧片中的一方形成为宽幅。由此,在本发明中,能够切实地缓和管 夹主体部的扭曲,并能够在良好的状况下对紧固对象进行紧固。此外,只要 在夹紧工具的夹紧操作面上形成凹部,并将夹紧片的弯曲部顶端插入到凹部 内,便能够防止所述夹紧工具相对于夹紧片的位置偏移,从而能够稳定地实 施夹紧操作。其结果为,能够以正确的姿态将软管夹装配在紧固对象上。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扩径状态下的软管夹的立体图。
图2为表示扩径状态下的软管夹的主视图。
图3为表示扩径状态下的软管夹的侧视图。
图4为表示扩径状态下的软管夹的俯视图。
图5为表示缩径状态下的软管夹的立体图。
图6为表示缩径状态下的软管夹的主视图。
图7为表示从扩径状态起实施夹紧操作而将扩径状态解除了的情况的俯 视图。
图8为软管夹的展开图。
图9为表示扩径状态刚被解除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0为表示使卡止爪进入导向槽从而对缩径动作进行引导的情况的放 大立体图。
图11为表示由限制片实施扩径限制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2为表示由限制片实施扩径限制的状态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乡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东乡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804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灯具、安全灯头及其组装方法
- 下一篇:变速控制装置和变速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