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炉具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77255.1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837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裕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内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3D14/64 | 分类号: | F23D14/64;F23D14/06;F23D14/62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27 | 代理人: | 姜虎,陈英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炉具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炉具燃烧器,具备:燃烧器头,在外周部具有多个火焰口;混合管,连接于燃烧器头;以及气体喷嘴,具有朝向混合管的入口部喷出燃气的喷嘴孔。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炉具燃烧器,已知有具有用于控制从混合管的入口部吸入的一次空气量的筒状空气阻尼器的炉具燃烧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这种炉具燃烧器而言,在混合管中插入空气阻尼器的一部分,并通过从混合管突出的空气阻尼器的端部与气体喷嘴之间生成的轴向的间隙将一次空气吸入至混合管。
再者,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设置通过从混合管的外面径向螺入的螺钉而将空气阻尼器按压固定的机构、以及连动于配置在炉具顶板上的操作子而将空气阻尼器朝轴向移动的连动机构,从而通过操作操作子来可调节一次空气的吸引量的炉具燃烧器。再有,最近要求使用者不能在炉具外面进行操作而擅自改变一次空气的吸入量,从而不在采用通过连动机构来移动空气阻尼器的方式。
然而,为了从燃烧器头外周部的多个火焰口喷出空燃比均一的混合气(燃气与一次空气的混合气体)而良好地燃烧,必须要使空气阻尼器的中心轴线与喷嘴孔的孔轴一致。但是,如上述现有例,将空气阻尼器由螺钉固定在混合管时,根据螺钉的栓固情况会发生空气阻尼器倾斜,导致其中心轴线相对于喷嘴孔的孔轴倾斜的现象。而且,即使是使用上述连动机构的结构,空气阻尼器相对于混合管仅倾斜滑动间隙量,从而很难使空气阻尼器的中心轴线与喷嘴孔的孔轴一致。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昭60-522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概要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的点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炉具燃烧器,该炉具燃烧器可使空气阻尼器的中心轴线与喷嘴孔的孔轴一致,从而可以使从燃烧器头外周部的多个火焰口喷出空燃比均一的混合气。
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炉具燃烧器,具备:燃烧器头,在外周部具有多个火焰口;混合管,连接于燃烧器头;以及气体喷嘴,具有朝向混合管的入口部喷出燃气的喷嘴孔,所述炉具燃烧器具备筒状的空气阻尼器,用以限制吸入至混合管的一次空气量,其特征在于:空气阻尼器以其中心轴线与喷嘴孔的孔轴一致的方式将底端部安装在气体喷嘴上,一次空气通过空气阻尼器前端与混合管的入口部之间生成的轴向的间隙被吸入至混合管,空气阻尼器相对于气体喷嘴位于轴向前方。
根据本发明,通过将空气阻尼器的底端部安装在气体喷嘴上,以确保空气阻尼器相对于气体喷嘴的位置关系,从而可使空气阻尼器的中心轴线与喷嘴孔的孔轴准确地一致。因此,通过空气阻尼器的前端与混合管的入口部之间的轴向的间隙被吸入的一次空气会均匀地分布在从喷嘴孔喷出气流的整个周围。其结果,能够从燃烧器头外周部的多个火焰口喷出空燃比均一的混合气,从而燃烧状态良好。
再者,作为将空气阻尼器的底端部安装在气体喷嘴上的方式,可以举出如下方式,将空气阻尼器的底端部螺合在气体喷嘴的外周的方式,在空气阻尼器的底端形成朝径向内侧弯曲的弯曲缘部,且将弯曲缘部夹入在用于螺接气体喷嘴的喷嘴保持构件与形成于喷嘴外周的凸缘部之间或者形成于气体喷嘴外周的凸缘部与从轴向前方螺合在气体喷嘴外周的按压构件之间的方式。尤其是,将空气阻尼器的底端部螺合于气体喷嘴外周表面的方式,使空气阻尼器通过其转动在轴方向上进退,从而可改变空气阻尼器的前端与混合管的入口部之间的轴向的间隙量,由此可调节一次空气的吸引量而有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炉具燃烧器的立体图。
图2是沿图1的Ⅱ-Ⅱ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3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炉具燃烧器的剖视图。
图4是设置于第二实施方式的炉具燃烧器的空气阻尼器的立体图。
图5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炉具燃烧器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燃烧器支持座2:炉具燃烧器
3:燃烧器头3a:火焰口
3b:环状隆起部 3c:环状壁
4:燃烧器盖4a:背板
4b:定芯片 5:混合管
5a:入口部 6:气体喷嘴
6a:喷嘴孔 6b:楔形部
6c:凸缘部 6c′:段部
6d:圆柱部 61:螺帽
7:空气阻尼器7a:弯曲缘部
71:第一筒状构件 71a:舌片部
71b:孔72:第二筒状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内株式会社,未经林内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772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装置
- 下一篇:大功率液体散热LED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