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速排阀结构主体和隔膜泵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77246.2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3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深美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应研精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4B45/04 | 分类号: | F04B45/04;F04B3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恒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2 | 代理人: | 曹津燕;尹卓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速排阀 结构 主体 隔膜 | ||
1.一种速排阀结构主体,包括:
容器,所述容器包括供应通道、构造成将气体排放至待加压对象的排放通道和构造成将所述容器中的气体排出至外部的排气口,其中通过所述供应通道从外部供应气体;
安装在所述容器中的快速排放阀,所述快速排放阀包括排气口阀体,所述排气口阀体被构造成将所述容器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包括所述供应通道的输入侧空间以及包括所述排放通道和所述排气口的输出侧空间,当气体通过所述供应通道供应到所述输入侧空间中时,所述快速排放阀关闭所述排气口;
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被构造成允许所述输入侧空间和所述输出侧空间相互连通;和
流量控制器,所述流量控制器被构造成当气体通过所述供应通道被供应到所述输入侧空间中时,允许气体根据要供应到所述供应通道的气体的流量从所述输入侧空间流动至所述输出侧空间,并且当没有气体通过所述供应通道供应到所述输入侧空间中时,防止气体从所述输入侧空间流动至所述输出侧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排阀结构主体,其中,所述流量控制器包括:
圆柱形止回阀体,所述圆柱形止回阀体具有截头圆锥形状,所述圆柱形止回阀体与具有所述排气口阀体的所述快速排放阀一起一体地形成,并且被支撑在所述快速排放阀的下底端部处;和
柱形止回阀基座,所述柱形止回阀基座朝向所述输出侧空间位于所述输入侧空间中,并且插入到所述止回阀体中,所述柱形止回阀基座具有邻接所述止回阀体的上底端部的远端圆周表面和远离所述止回阀体的所述下底端部的近端圆周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速排阀结构主体,其中,所述连通通道包括突出部和连通孔,所述突出部从所述输入侧空间突出至所述输出侧空间,而所述连通孔具有比所述突出部的外径大的内径,并且所述突出部与所述连通孔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速排阀结构主体,其中,所述连通通道包括形成在所述止回阀基座的圆周表面中的沟槽。
5.一种隔膜泵,包括:
由隔膜形成的泵室,所述隔膜包括隔膜部;
隔膜保持件,所述隔膜保持件被构造成保持所述隔膜;
分隔部,所述分隔部布置在所述隔膜保持件上;
速排阀结构主体,所述速排阀结构主体布置在所述分隔部上;和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被构造成通过所述隔膜部变形而使所述泵室膨胀和收缩,
其中,所述分隔部包括构造成允许所述泵室吸入气体的吸入通道和构造成从所述泵室输出气体的输出通道,
所述隔膜保持件、所述分隔部和所述速排阀结构主体以堆叠状态一体地形成,
通过所述输出通道输出的气体被供应到所述供应通道,以及
所述速排阀结构主体包括:
容器,所述容器包括供应通道、排放通道和排气口,通过所述供应通道从外部供应气体,所述排放通道被构造成将气体排放至待加压对象,所述排气口被构造成将内部气体排出至外部;
快速排放阀,所述快速排放阀安装在所述容器中并包括排气口阀体,所述排气口阀体被构造成将所述容器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包括所述供应通道的输入侧空间以及包括所述排放通道和所述排气口的输出侧空间,当气体通过所述供应通道供应到所述输入侧空间中时,所述快速排放阀关闭所述排气口;
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被构造成允许所述输入侧空间和所述输出侧空间相互连通;和
流量控制器,所述流量控制器被构造成当气体通过所述供应通道被供应到所述输入侧空间中时,允许气体根据要供应到所述供应通道的气体的流量从所述输入侧空间流动至所述输出侧空间,并且当没有气体通过所述供应通道供应到所述输入侧空间中时,防止气体从所述输入侧空间流动至所述输出侧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膜泵,其中,所述流量控制器包括:
圆柱形止回阀体,所述圆柱形止回阀体具有截头圆锥形状,所述圆柱形止回阀体与具有所述排气口阀体的所述快速排放阀一起一体地形成,并且被支撑在所述快速排放阀的下底端部处;和
柱形止回阀基座,所述柱形止回阀基座朝向所述输出侧空间位于所述输入侧空间中,并且插入到所述止回阀体中,所述柱形止回阀基座具有邻接所述止回阀体的上底端部的远端圆周表面和远离所述止回阀体的所述下底端部的近端圆周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应研精工株式会社,未经应研精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7724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