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逆流针筒式真空采血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75603.1 | 申请日: | 2013-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25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建铭 |
主分类号: | A61B5/154 | 分类号: | A61B5/154 |
代理公司: | 福州展晖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01 | 代理人: | 林天凯 |
地址: | 20001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逆流 针筒 真空 采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临床医疗上一种人体外真空采血器械,特别是一种防逆流针筒式真空采血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针筒式真空采血器如图1、图2所示,包括血管穿刺针管11、穿刺针座12、采血针管21、采血针座22、软连接管3、真空采血管4和一种透明筒形针筒5。穿刺针座12位于针筒5前端,可固定在针筒5上;当为具有针尖保护的安全型时,该穿刺针座可相对针筒5滑动。采血针座22固接于针筒5内部前端壁上,两种针座之间通过软连接管3连通,针筒5后部的筒形空腔后端开放,真空采血管4可自由插入筒形空腔中。
在临床使用中,首先穿刺针管11刺入血管,通过软连接管3见回血后,一只手夹持针筒5,另一只手再将真空采血管4前端插入针筒筒形空腔内,用力往里插入,让采血针管21穿过真空采血管密封胶塞41,达到采血目的。上述采血针管刺穿过程需克服两个阻力:一是防滴胶套23受压而产生的反弹力,该防滴胶套23包覆在采血针管21针尖上;二是针管穿过真空采血管密封胶塞41的摩擦阻力。为克服该两个阻力而前推真空采血管的操作力所需必然较大,这样容易产生真空采血管晃动以及针筒夹持不稳的现象,无论是晃动还是夹持不稳都会直接导致针尖划伤血管内膜或穿破血管危险,这两种情况都令血管进一步受到损害,易引发炎症。
该现有技术在临床使用中还存在一不足,在组装工艺上,需将已连接好软管的穿刺针组件与采血针组件之一,先装配进筒形针筒内腔中,并固定稳固,再装配另一组件,由于筒形针筒内腔比较狭小,势必带来组装工艺性不好和效率低下问题。
真空采血管的负压量是根据采血量而设置的。在临床使用中,由于需先扎上驱血带,而在扎紧的驱血带肢体下端血管内压上升,采血针介入肘静脉后血液流入负压状态真空采血管内,预置负压耗尽采血结束,此时,血管内压=真空采血管内压。采血终了,摘下驱血带,血管内压迅速降低,重新回到常压,此时采血器还未退出血管,而采血管内压>血管内压,有可能致使已采取的血液再回到血管内而发生感染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防止血液逆流的防逆流针筒式真空采血器;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力方便、操作过程不易产生晃动不稳而便于操作的防逆流针筒式真空采血器;本发明的再一步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更合理且组装工艺性更好的滑移采血针座的针筒式真空采血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
防逆流针筒式真空采血器,包括血管穿刺针管、穿刺针座、采血针管、采血针座和一种筒形针筒,穿刺针座芯腔与采血针座芯腔连通并作为采血通道,真空采血管可以插置在针筒后部的筒形空腔中,其组成要点在于:在穿刺针座或采血针座的血液通道上设置有一种防止血液逆向溢出的防逆流阀。
这样,可以防止采血完毕、扎血带松开瞬间,真空采血管相对人体采血部位的瞬间正压而导致的血液逆流。
无论穿刺针座是固定在针筒上,还是可以相对针筒作滑移后退都可以使用本发明所述的这种技术方案;同样,无论采血针座是固定在针筒上,还是可以相对针筒作滑移后退也都可以使用本发明所述的这种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防逆流阀有多种选择,现有技术多见,以下是一种优化选择:
防逆流阀安装在采血针座上,是一种膜片式单向阀。
防逆流阀安装在采血针座上,可以在第一时间阻止血液逆流。
膜片式单向阀由薄膜和固定耳构成,膜片外径大于采血针座内的血液通道并且其前侧面与血液通道中的一台阶面接触贴合,固定耳与采血针座固接,其上的固定舌压住薄膜一侧面,薄膜对应的另一侧面在负压时向后摆动让出血液通道,压力平衡或正压时膜片靠自身弹性恢复原形与台阶面贴触关闭液体通道。
这样,正压时,即若单向阀出液侧液体压力一旦大于单向阀进液体侧压力,膜片受压与针座内腔底平面紧密贴合,封闭液体通道,阻止液体逆向流动。
所述防逆流针筒式真空采血器还包括一种软连接管,穿刺针座芯腔与采血针座芯腔通过此软连接管连通。
穿刺针座是一种安装在针筒内腔中并可滑动位移的构件,用于防止退入针筒内腔中的穿刺针管逆向逸出针筒的逆止构造设置在穿刺针座前的针筒内腔中。
这样,穿刺完毕后的穿刺针管得以退入针筒内腔中并被限制其中不予逸出以免刺伤他人造成感染。
这种逆止构造的逆向止进方向与前述的防逆流阀逆向止进方向相同。
这种逆止构造的进一步优化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建铭,未经张建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756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