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式热交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73887.0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8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信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阪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F28F3/08 | 分类号: | F28F3/08;F28D9/02;F28F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田喜庆;吴孟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式 热交换器 | ||
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主张日本国专利申请2013-74896号的优先权,日本国专利申请2013-74896号的内容通过引用被写入本申请说明书的记载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被用作蒸发器及冷凝器的板式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板式热交换器作为热交换器多被用于蒸发器及冷凝器,所述蒸发器,伴随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的热交换而使第一流体蒸发,所述冷凝器,伴随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的热交换而使第一流体冷凝(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一般来说,如图5所示,板式热交换器具有主体部3,该主体部3包含多个传热板2。主体部3具有:第一流路30;第二流路31;一对第一连通路32、33;一对第二连通路34、35。第一流路30使第一流体A流通。第二流路31使第二流体B流通。一对第一连通路32、33与第一流路30连通,并使第一流体A在该第一流路30中流入、流出。一对第二连通路34、35与第二流路31连通,并使第二流体B在该第二流路31中流入、流出。
进一步具体说明。多个传热板2分别具有至少四个开口(不编号)。而且,主体部3中积层有多个传热板2。由此,以传热板2为界交替形成有使第一流体A流通的第一流路30和使第二流体B流通的第二流路31。另外,由于多个传热板2被积层,所以,形成在传热板2上的开口在多个传热板2的积层方向上相连。由此,使第一流体A流入第一流路30的一侧的第一连通路32、使第一流体A从第一流路30流出的另一侧的第一连通路33、使第二流体B流入第二流路31的一侧的第二连通路34、和使第二流体B从第二流路31流出的另一侧的第二连通路35贯穿传热板2,并在多个传热板2的积层方向上延伸(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这种板式热交换器1中,向一侧的第一连通路32供给的第一流体A通过第一流路30向另一侧的第一连通路33流出。另外,向一侧的第二连通路34供给的第二流体B通过第二流路31向另一侧的第二连通路35流出。而且,在板式热交换器1中,如上所述,第一流体A在第一流路30中流通,且第二流体B在第二流路31中流通。由此,板式热交换器1介由分隔第一流路30和第二流路31的传热板2的较大的传热面而使第一流体A和第二流体B进行热交换。
因此,在这种板式热交换器1中,积层的传热板2的数量越多,对热交换作出贡献的传热面积越大,越能提高热交换性能。
但是,传热板2的数量若增多,则与积层的传热板2的数量相应地,在传热板2的积层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连通路32、33及第二连通路34、35的长度也变长。
即,由于通过传热板2的开口相连而分别形成有一对第一连通路32、33及一对第二连通路34、35,因此,若积层的传热板2的数量增多,则一对第一连通路32、33及一对第二连通路34、35的各自的流路长度也会与传热板2的数量相应地增长。
其结果,使第一流体A流入第一流路30的第一连通路(一侧的第一连通路)32中的第一流体A的流通阻力变大,第一流体A变得难以流通。因此,在这种板式热交换器1中,在一侧的第一连通路32的入口侧的第一流体A向第一流路30的流入量和在一侧的第一连通路32的末端侧的第一流体A向第一流路30的流入量变得不均匀。即,这种板式热交换器1中,第一流体A向在传热板2的积层方向上并排的多个第一流路30的分配会产生不均。其结果为,在这种板式热交换器1中,即使增加传热板2的数量(即使增加第一流路30的数量),在提高热交换性能(蒸发性能)方面也存在界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平11-2875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课题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板式热交换器,能够抑制使第一流体流通的多个第一流路中的压力损失的增大,同时将第一流体向多个第一流路均匀地供给。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阪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阪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738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确定机器的取向的方法
- 下一篇:水下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