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可更换的切削段的冠状钻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72296.1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13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M·霍普;C·韦伯;T·布里特;C·阿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喜利得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31/113 | 分类号: | B23B31/113;B23B51/04;E21B17/04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邓斐 |
地址: | 列支敦*** | 国省代码: | 列支敦士登;LI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更换 切削 冠状 钻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冠状钻头(10),该冠状钻头可以沿着旋转方向(21)围绕旋转轴线(22)旋转,其具有:切削段(11),所述切削段包括环形段(13),该环形段在第一端部上与一个或多个切削元件(14)连接并且在第二端部上具有外部插接元件(15)和止挡凸肩(59);和钻杆段(12),所述钻杆段包括圆柱状的钻杆(16),该钻杆在朝向切削段(11)的端部上具有带有端面(33)的内部插接元件(17)。所述插接元件(15,17)沿着平行于旋转轴线(22)的插接方向构成插塞连接并且能够附加地通过可运动进入至少一个槽缝状空隙部(26)中的至少一个销钉元件(25)相连接。所述至少一个销钉元件(25)固定在所述内部插接元件(17)的外侧(27)上并且所述外部插接元件(15)具有所述至少一个槽缝状空隙部(26)。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可更换的切削段的冠状钻头。
术语“冠状钻头(Bohrkrone)”的概念概括了所有那些具有中空的圆柱状钻杆并具有包括一个或多个切削元件的切削段的钻孔工具,例如取芯钻头(Kernbohrkrone)和锪窝钻(Dosensenker)。冠状钻头可以根据使用目的而具有附加的元件,诸如限制钻孔深度的深度限制止挡。
背景技术
冠状钻头包括带有一个或多个切削元件的切削段、钻杆段和带有插入尾端的夹装段。冠状钻头通过插入尾端固定在取芯钻机的工具夹头内并且在钻孔运行中由该取芯钻机沿着旋转方向围绕旋转轴线加以驱动。已知的冠状钻头分为带有可更换的切削段的冠状钻头和不带可更换的切削段的冠状钻头,其中,在带有可更换的切削段的冠状钻头中又有可拆式和不可拆式连接之区别。如果该连接可以由使用者无损毁地拆脱的话,诸如插塞连接、螺纹件连接或磁作用连接,则这种连接被称为可拆式的。如果使用者只能通过损毁连接机构将该连接拆脱的话,诸如钎焊连接、熔焊连接、铆钉连接或粘合连接,则这种连接被称为不可拆式的。
在US 3,888,320 A所公开的冠状钻头中,切削段与钻杆段通过一种可拆式的插-旋-连接机构相互连接。切削段包括一个环形段,该环形段在第一端部上与多个切削元件连接并且在第二端部上具有一个外部插接元件和一个环形的止挡凸肩。钻杆段包括一个圆柱状的钻杆,该钻杆在朝向切削段的端部上具有一个带有端面的内部插接元件。插接元件沿着平行于旋转轴线的插接方向构成插塞连接。外部插接元件在内侧上具有多个销钉元件,这些销钉元件在一个垂直于旋转轴线的平面内指向径向内侧。内部插接元件具有多个L形的槽缝状空隙部,销钉元件插入这些空隙部内。L形的空隙部包括一个垂直于旋转轴线延伸的横向槽缝和一个平行于旋转轴线延伸并将横向槽缝与内部插接元件的下边缘连接的连接槽缝。
在已知的带有可更换的切削段的冠状钻头中,在切削段与钻杆段之间采用插-旋-连接机构锁闭的情况中,沿着平行于旋转轴线的方向存在一个轴向空隙。在内部插接元件的端面与外部插接元件的止挡凸肩之间构成一个间隙,因而仅仅通过销钉元件来实现从钻杆段到切削段的力传递。另外,所述间隙导致没有将冷却介质和冲洗介质完全输送到加工位置,而是可能误导入到冠状钻头的内侧上的间隙中。
当冠状钻头卡死在基底物中时,便暴露出了这种已知的带有可更换的切削段的冠状钻头的另一缺点。在取芯钻孔中经常发生冠状钻头在钻孔期间卡死在基底物中并且必须由操作者将其拆脱。在立架引导的取芯钻机的情况中,为了拆脱被卡死的冠状钻头,逆着旋转方向驱动冠状钻头并且由钻机立架在冠状钻头上施加一个逆着钻孔方向的拉力。操作者试图通过借助工具扳手的手动旋转并借助钻机立架的同时抽拉而使冠状钻头脱离基底物。在L形空隙部的情况中存在下述危险:操作者将钻杆段围绕旋转轴线转动,直到销钉元件碰到连接槽缝为止,并且同时操作钻机立架的手轮,以使销钉元件从连接槽缝中移出。一旦切削段与钻杆段之间的插-旋-连接机构松脱,必须还另外使切削段脱离基底物,例如通过铲削基底物。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喜利得股份公司,未经喜利得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722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