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动吸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70702.0 | 申请日: | 2013-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86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山下大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亲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M1/06 | 分类号: | A61M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刘华联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动 吸奶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手动操作的柄状的操作部来产生负压从而能够进行吸奶的手动吸奶器的改良。
背景技术
具备与母亲的乳房接触的、直径扩大成喇叭状的吸奶部即吸奶扩径部的吸奶器被广泛使用。
特别是这样的结构已众所周知:为了使在吸乳时因负压而变成雾状的母乳不泄漏到外部,在吸奶器主体的上端等设置凹处,并且在该凹处内容纳有隔膜等可变形的部件。
即,已知有将手柄等操作部与上述隔膜连结,并通过手柄的往复运动反复提拉隔膜从而形成负压的手动吸奶器,作为这样的手动吸奶器,存在本申请人提出的日本特许第4413231号所涉及的吸奶器(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中的吸奶器,易于进行清洗时的分解及组装,同时在操作时,操作部不会轻易地脱落。
因此,该吸奶器具有:用于储存母乳的容纳容器11;吸奶器主体21;作为操作部的手柄61,该手柄61安装在吸奶器主体21上,用于使安装在该吸奶器主体上的负压发生部件30进行变形。如专利文献1的图2所示,位于手柄61的一端的被卡合结构62,通过以支轴部49为中心进行转动从而能够在箭头B所示的上下方向上进行往复运动。
在此,如专利文献1的图1所示,使用者通过向A2的方向,即向瓶11接近地操作柄部63,在被卡合结构62向箭头B2的方向移动时,使负压发生部件30的变形部即第二壁部32从朝向图1的下侧的状态变形为朝向上侧。因此,若底面部33与倾斜面42之间形成的内部空间S的容积增大,则空气被吸入至该内部空间S内,相应地吸奶部通气路23中的空气被吸出,由于在使用者的乳房与吸奶部22的直径扩大的前端接触时,形成了内部空间即密封空间,因此该吸奶通气路23变为负压。通过该负压来进行吸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413231号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吸奶器中,用于吸奶的负压的大小取决于柄部63的往复运动的行程。
在此,在专利文献1的发明的情况下,如其图8所示,在从结合部35-1的凸台部37延伸出的延长部37a的长度方向的多个位置处形成有卡合部。
在这种情况下,沿着从靠近凸台部37的位置分离的方向,形成有第一卡合部38-1、第二卡合部38-2、第三卡合部38-3这三个卡合部。
而且,图4所示的手柄61的前端的被卡合结构62择一地与各卡合部进行卡合。由此,根据所卡合的各卡合部的高度位置,手柄61的被卡合结构62被卡合在第一位置L1、L2、L3的各高度位置处。由此,沿着图2的箭头B的往复运动的行程会发生变化,因此关于生成的负压的大小,使用者可以选择适当的强度。
但是,实际上,申请人在试制第三卡合部38-3的结构时,并不一定会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这是因为,在呈凹状凹陷的形态下,在仅有狭小空间的变形部32的内侧,在使手柄61的前端的被卡合结构62与这三个卡合部,即第一卡合部38-1、第二卡合部38-2、第三卡合部38-3中的任意一个选择性地进行卡合操作时,每次都需要将手柄从主体的轴承部上卸下,并重新卡合在另外的位置上,为了实现实用性,还需要进一步的另外的设计。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的研发,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动吸奶器,其易于进行清洗时的分解及组装,并且能够容易地改变通过柄状的操作部产生的吸奶时的负压。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手动吸奶器具有:用于储存母乳的容纳容器;相对于该容纳容器可装卸的吸奶器主体;手动的操作部,该手动的操作部安装在该吸奶器主体上,用于使安装在该吸奶器主体上的负压发生部件变形,其特征在于,上述吸奶器主体具有用于接触使用者的乳房的直径扩大的吸奶扩径部,上述负压发生部件具备直立延长成轴状的延长部,与上述操作部卡合的结合部及受到来自该结合部的力而变形从而生成负压的变形部,上述结合部具有直立延长成轴状的延长部,上述手动的操作部为长形的手柄,具有被设置在上述吸奶器主体上的支轴部轴支的轴承部,配置在其一端的柄部及配置在其另一端的与上述结合部进行卡合的卡合结构,进一步,上述延长部沿着该延长部的延伸方向具有多个卡合部,各个上述卡合部具有轴径大的大径部和轴径小的小径部,至少上述延长部相对于上述轴状的延伸方向能够倾斜,上述手动的操作部的上述卡合结构具备与上述延长部的上述小径部接触的接触部,及与该接触部连接设置的、使上述大径部插通的插通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亲株式会社,未经贝亲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707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外壳折边用的气缸式快捷回收限位双折边机
- 下一篇:一种弯管机自动退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