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69776.2 | 申请日: | 2013-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36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航祐;高下博文;东幸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F25B2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严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换热器的容量控制中,有使作为换热器的热交换量的、由作为传热面积A(m2)与热通过率K(W/(m2·K))之积的AK值定义的热传导(日文:熱コンダクタンス)降低的控制。
例如,针对空冷式换热器,通过降低风扇的转速来减少风扇风量,其结果,进行通过降低热交换量来降低热传导的控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例如,将空冷式换热器分割为多个,在降低热交换量时减少所分割的空冷式换热器的使用个数,其结果,进行通过降低传热面积A(m2)来降低热传导的控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另外,例如,通过使制冷剂旁通来减少向空冷式换热器流动的制冷剂流量,其结果,进行通过降低热交换量来降低热传导的控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另外,以往的空调装置具有如下类型:包括热源机侧单元和负荷侧单元,通过切换设于负荷侧单元所具有的多个室内换热器的每一者上的三通切换阀,从而在一个制冷剂回路内形成有制冷用冷冻循环和制热用冷冻循环,进行制冷制热同时运转(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184181号公报(段落[0009])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343936号公报(段落[0058])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0-161808号公报(段落[0009])
专利文献4:日本特许第2522361号公报(以往的技术)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以往的空调装置(专利文献4)中,为了提高压缩机的驱动设备的可靠性,需要将压缩比确保为预定值以上、例如2以上。例如,在制冷运转时且在外部空气温度较低的状态下的空调运转的情况下,或者在制冷运转时且在降低压缩机运转容量的状态下的空调运转的情况下,为了将压缩比确保为预定值以上,需要降低热传导。
另外,例如,在以往的空调装置(专利文献4)中,在进行制冷制热同时运转的情况下,假定在室内机之间进行全热回收运转的情况。全热回收运转时,制冷运转与制热运转之间的空调负荷比率大致相等。因此,在进行全热回收运转的情况下,需要减少室外换热器中的热交换量。例如,当在主制冷运转中进行全热回收运转时,需要通过使室外换热器中的散热量接近于零来减少室外换热器中的热交换量。另外,例如,当在主制热运转中进行全热回收运转时,需要通过使室外换热器中的吸热量接近于零来减少室外换热器中的热交换量。即,需要使室外换热器的热传导降低所需的量。
另外,例如,制冷运转中的室内机为了防止冻结而需要将蒸发温度确保为0℃以上,在低压压力降低的情况下,为了防止室内机的冻结,必须使压缩机的驱动设备停止运转。因此,压缩机的驱动设备的启动、停止频繁地产生。在此,若假定能够使设于室外机的室外换热器的热传导降低所需的量,则没有由于热交换量减少而以至于冻结的隐患。
但是,虽然能够使热传导降低至某一恒定值,但是存在有无法使热传导降低所需的量的因素。例如,在作为室外换热器设有空冷式换热器的情况下,为了使收纳于室外机的电子回路板冷却,必须以恒定以上的风量使室外风扇进行旋转。另外,例如,在作为室外换热器设有水冷式换热器的情况下,为了防止点蚀,必须使冷却水以恒定以上的流速进行流动。因此,以往的空调装置(专利文献4)无法使热传导降低所需的量。
换言之,在上述所说明的任意情况下,都无法使室外换热器的热传导降低所需的量,因此压缩机的驱动设备的启动、停止频繁地产生,并且室内机之间的热回收效率也较差。因而,存在有室内的舒适性变差、并且节能性降低这样的问题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点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室内的舒适性和节能性的空调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空调装置包括:压缩机,其用于压缩并排出制冷剂;热源机侧换热器,其用于在所述制冷剂与流入的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利用侧换热器,其用于在所述制冷剂与周围的利用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旁通配管,其用于使向所述热源机侧换热器流入的所述制冷剂旁通;以及旁通流量调整阀,其设于所述旁通配管,并用于调整向所述热源机侧换热器流入的所述制冷剂的流量;所述热源机侧换热器形成有供所述制冷剂流通的第1流路和供所述热介质流通的第2流路,所述第1流路是供所述制冷剂自下向上流通的流路。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97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