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关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68408.6 | 申请日: | 2013-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5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上嶋孝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4B1/44 | 分类号: | H04B1/4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秋瑾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多个天线元件和多个通信系统进行切换连接的开关模块。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移动电话、便携式信息终端等移动通信终端、无线LAN终端等通信装置中,具备利用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注册商标)标准、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标准、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标准、蓝牙(注册商标)标准等各个不同的通信标准进行通信的多个通信系统,并提供了支持多个通信标准(多模式)的通信的通信装置。此外,在由于具备多个通信系统而支持多模式的通信装置中,对各通信系统分配有规定的频带,利用多个频带(多频段)来进行通信。此外,在上述那样支持多模式的通信装置中,除了分别利用上述通信标准进行通信的各通信系统以外,还提供了具备用于接收来自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卫星的信号的通信系统的通信装置。
由此,作为支持多模式、多频段的以往的通信装置的一个示例,提出了具备第一通信系统和第二通信系统的通信装置,该第一通信系统利用以IEEE802.11a为标准的使用5GHz频带的无线LAN进行无线通信,该第二通信系统利用以IEEE802.11b为标准的使用2.4GHz频带的无线LAN进行无线通信(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通信装置500如图3所示,包括:能利用2.4GHz频带和5GHz频带进行收发的两个多频段天线501a、501b;对发送数据进行调制的发送电路部和对接收数据进行解调的接收电路部设置在各个通信系统中的RF-IC502;以及对各多频段天线501a、501b以及RF-IC502所设置的各通信系统的发送电路部和接收电路部进行切换连接的开关模块503(高频电路部)。此外,在RF-IC502所设置的各通信系统的发送电路部与开关模块503之间设有将从各发送电路部输出的平衡信号转换为不平衡信号的平衡-不平衡变换器504a、504b;以及与各平衡-不平衡变换器504a、504b的后级相连、对不平衡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出到开关模块503的功率放大器505a、505b。
此外,开关模块503还包括由场效应晶体管(FET)、二极管等开关元件形成、且具备第一~第四端口的DPDT(Double Pole Double Throw:双刀双掷)的高频开关电路、以及多个分波电路。并且,通过利用高频开关电路对分别与该高频开关电路的第一及第二端口503a、503b相连的各多频段天线501a、501b、以及分别与高频开关电路的第三及第四端口相连的各分波电路进行切换连接,从而利用开关模块503对各多频段天线501a、501b、以及设置在RF-IC502中并与各分波电路相连的各通信系统的发送电路部和接收电路部进行切换连接。
此外,在通信装置500中,通过利用各多频段天线501a、501b的分集来进行通信。具体而言,首先在开始通信前,一个多频段天线501b与两通信系统通过开关模块503而相连,进行频率扫描,从而搜索可进行接收的频率信道(载波扫描),检测出可进行接收的所有频率信道。接着,另一个多频段天线501a与两通信系统通过开关模块503而相连,进行频率扫描,从而搜索可进行接收的频率信道,检测出可进行接收的所有频率信道。接着,基于利用两多频段天线501a、501b的频率扫描的结果,选择要激活的通信系统的频率信道。此外,通过对两多频段天线501a、501b分别接收到的接收信号的信号电平(振幅)进行比较,来从两多频段天线501a、501b中选择与所选择的通信系统的收发电路相连的多频段天线。并且,利用开关模块503使所选择的多频段天线与所选择的通信系统相连,从而在通信装置500中执行使用该多频段天线和通信系统的通信。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252346号公报(第0033~0053段,图1~3等)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84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