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绳状加热器和片状加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66656.7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1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长谷康浩;大场基行;铃木唯郎;太田智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克拉比 |
主分类号: | H05B3/10 | 分类号: | H05B3/10;H05B3/20;H05B3/5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贺卫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器 片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绳状加热器和使用所述绳状加热器的片状加热器。所述绳状加热器和片状加热器可以适合用于例如电热毯、电热地毯、车座位加热器和驾驶加热器。本发明尤其涉及具有高阻燃性并且能够在如果万一发生断开故障的情况下防止产生火花的绳状加热器和片状加热器。
背景技术
通常已知,用于电热毯、电热地毯、车座位加热器等的绳状加热器是通过以下方式形成的:围绕芯线螺旋地缠绕加热线,并且围绕它们覆盖由绝缘体层制成的外覆盖物。此处,通过将多根导电线如铜线和镍-铬合金线并行(平行排列在一起)或绞合在一起,来形成加热线。此外,在加热线的外周上,形成热熔合的部分。通过该热熔合的部分,将加热线粘着至基材如无纺织物和铝箔(例如,如在专利文献1中所示)。
在常规的绳状加热器中,导电线是彼此接触的。因此,当一部分导电线通过受拉或受弯而断开时,断开的部分处于和当加热线的直径减小时相同的状态。作为结果,在断开部分,每单位截面积的电流量增加,并且可能导致过热。另一方面,也已知的是,通过用绝缘膜单独覆盖每一根导电线来形成加热线,使得每根导电线形成并联电路的一部分。通过使用以上配置,即使一部分导电线断开,这仅仅意味着一部分并联电路断开。这样,可以防止过热(例如,如在专利文献2和专利文献3中所示)。
此外,本发明的申请人提交了专利文献4和专利文献5作为相关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布号2003-174952:KURABE INDUSTRIAL CO.,LTD.
[专利文献2]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布号S61-47087: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专利文献3]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布号2008-311111:KURABE INDUSTRIAL CO.,LTD.
[专利文献4]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布号2010-15691:KURABE INDUSTRIAL CO.,LTD.
[专利文献5]国际公布号WO2011/001953:KURABE INDUSTRIAL CO.,LTD.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当实际使用绳状加热器时,多种外力,如张力和弯曲,可能施加至该绳状加热器。因为用于绳状加热器的导电线通常由极细的线制成,所以当施加外力时,导电线可能断开。如果断开部分的两端是完全相互分开的,则即使当导电线断开时,也不存在问题。然而,如果两端反复相互接触和分开,则可能产生火花。
在专利文献2和3中,作为导电线的绝缘膜,描述了多种材料。然而,主要使用通常所说的漆包线。在漆包线中,使用诸如聚氨酯树脂和聚酰亚胺树脂的有机材料作为绝缘膜的材料。当产生火花时,上述材料被热熔融或热解并且失去绝缘功能。作为结果,存在着导电线的暴露部分增加并且可能更容易产生火花的问题。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常规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高阻燃性并且能够在如果万一发生断开故障的情况下防止产生火花的绳状加热器和使用该绳状加热器的片状加热器。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绳状加热器是一种具有多根被绝缘膜覆盖的导电线的绳状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膜在硅氧烷树脂之外包含包括醇酸、聚酯、氨基甲酸酯、丙烯酸类、环氧树脂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的树脂,并且在所述绝缘膜中包含的硅氧烷树脂的量按重量比计为10至90%。
此外,所述绝缘膜可以在所述硅氧烷树脂之外包含包括醇酸、聚酯、丙烯酸类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的树脂。
此外,所述绝缘膜在所述硅氧烷树脂之外包含包括醇酸、聚酯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的树脂。
此外,可以围绕芯材料以一起并行的状态缠绕所述导电线。
此外,在所述绝缘膜中包含的所述硅氧烷树脂的量按重量比计可以为40至80%。
此外,所述绝缘膜的膜厚可以在1μm至100μm的范围内。
此外,可以在所述导电线的外周上形成绝缘体层。
此外,所述绝缘体层的部分或全部可以是由热熔合材料形成的。
此外,绳状加热器可以布置在基材上。
[发明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克拉比,未经株式会社克拉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66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