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65394.2 | 申请日: | 2013-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13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福永孝夫;原富太郎;葛岛勇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利电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3 | 分类号: | H01M10/0583;H01M10/0567;H01M10/0587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电 二次 电池 制造 方法 | ||
根据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电极体放入外壳体内的步骤,电极体具有使含有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和含有负极活性材料的负极以隔离体介于正极和负极之间的方式层叠的折叠隔离体结构或卷绕结构;将不含有阻燃剂的非水电解质放入所述外壳体内的步骤;通过在放入所述外壳体内的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施加电压以对电极体充电的步骤;将阻燃剂放入所述外壳体内的步骤;以及密封所述外壳体的步骤。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充电的步骤是在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表面和所述负极活性材料的表面与实质上不含有阻燃剂的非水电解质接触的状态下对电极体充电的步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二次电池因为其高能量密度而受关注,并且被积极地研究和开发。
传统的锂离子二次电池通常使用通过将诸如LiPF6等Li盐溶解到诸如碳酸乙烯酯(EC)或碳酸丙烯酯(PC)等环状碳酸酯和诸如碳酸二乙酯(DEC)或碳酸二甲酯(DMC)等链状碳酸酯的混合溶剂中而制备的溶液作为电解液。通过使用这些碳酸盐制备的非水电解液具有约30℃的低闪点。因此,在存在火源的情况下,当电解液由于某些事故等漏出时,存在着漏出的电解液着火而导致火灾的危险。有鉴于此,研究了升高电解液的闪点的各种技术。例如,将阻燃剂混合到电解液中作为升高电解液的闪点的一种技术正在被研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31723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6-131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传统的使用含有阻燃剂的电解液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中,电解液的闪点上升以提高应对火灾的安全性。然而,传统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如下问题:电池的各种特性、尤其是诸如循环特性和浮充电特性等的寿命特性与不含有阻燃剂的电池相比,显著地劣化。
有鉴于上述情况,完成本发明以提供即使在使用含有阻燃剂的电解液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电池的寿命特性的劣化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电极体放入外壳体内的步骤,所述电极体具有使含有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和含有负极活性材料的负极以隔离体介于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的方式层叠的折叠隔离体结构或卷绕结构;将不含有阻燃剂的非水电解质放入所述外壳体内的步骤;通过在放入所述外壳体内的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施加电压以对所述电极体充电的步骤;将阻燃剂放入所述外壳体内的步骤;以及密封所述外壳体的步骤,其中充电的步骤是在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表面和所述负极活性材料的表面与实质上不含有阻燃剂的非水电解质接触的状态下对所述电极体充电的步骤。
除非是矛盾的,否则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所包括的多个步骤的顺序是任意的。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电极体放入外壳体内的步骤,所述电极体具有使含有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和含有负极活性材料的负极以隔离体介于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的方式层叠的折叠隔离体结构或卷绕结构。因此,能够在外壳体内形成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表面和所述负极活性材料的表面与实质上不含有阻燃剂的非水电解质接触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利电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艾利电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53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