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差动传输电缆的连接方法、差动传输电缆及电气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64785.2 | 申请日: | 2013-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2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山田明纯;丸山雅美;坂本信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河福泰克株式会社;日本I/F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B11/06 | 分类号: | H01B11/06;H01B7/00;H01B11/00;H01B11/12;H01B11/20;H01B13/0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徐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差动 传输 电缆 连接 方法 电气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输差动信号之差动传输电缆的连接方法、差动传输电缆及电气设备。
背景技术
于1995年作为短距离用数字通信的标准而制定的低电压差动信号(LowVoltageDifferentialSignaling,LVDS)已广泛应用于传输差动信号之接口。由LVDS所实施的差动信号的传输具有消耗电力少、耐噪声性优异及电磁放射低的特征。
以往,考虑到差动传输电缆和半导体元件的性能等,将LVDS的最大传输速度规定为3.125Gbps。但是,通过以微细化等所达成的半导体元件的性能提升,已能输出28Gbps以上的传输信号,使28Gbps以上的差动信号的传输成为可能的金属制的差动传输电缆被实用化。该差动传输电缆的传输距离被限定为极短的距离。
另一方面,对差动传输电缆所传输的差动信号的传输波形的质量亦有要求,差动传输的信号调节技术亦大幅提升。例如,市售有能通过均衡器(equalizer,EQ)或时钟数据恢复(clockdatarecovery,CDR)以1.65Gbps修正-40dB的差动信号的损失(例如,美信公司(MaximIntegrated)的MAX3815)之产品。
通过对差动信号使用均衡器和时钟数据恢复,能修正差动信号的符号间干扰(InterSymbolInterference,ISI),差动信号的差分对间延迟差(Inter-pairSkew,在复数个导体对之间所产生的信号传递时间的差)的问题得以被解决。但是,关于差分对内延迟差(Intra-pairSkew,在一对导体间所产生的信号传递时间的差)的问题,仍未解决。因此,差动信号的传输距离和传输速度的界限,取决于差动传输电缆所具有的差分对内延迟差。
另外,随着通信量的激增与使之成为可能的半导体技术的提升,要求差动传输电缆进一步地提升传输速度。因此,期望降低差动传输电缆的差分对内延迟差。
作为差分对内延迟差得以被降低的差动传输电缆,以往,提出有一种低延迟差平行型同轴电缆,其是以剖面圆形或椭圆形泡沫绝缘体将平行延伸的1对以上的内部导体一并覆盖,并且在该泡沫绝缘体的周围具备外部导体,而且以绝缘护套与泡沫绝缘体一起将该外部导体无间隙地覆盖(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提出有一种差动信号传输用电缆,其以扁平的绝缘体覆盖平行配置之1对导体,该绝缘体具有相对于该1对导体的排列方向,自直角的方向夹持1对导体并相对向之平坦部,并且,在该绝缘体的外周缠绕有由金属箔带所构成的屏蔽导体,在平坦部处以接连于屏蔽导体之方式附加有加蔽线(drainwire),以护套覆盖加蔽线与屏蔽导体,通过此种构成,拉近导体之间的距离,由此,加强导体间的电磁耦合并增加共模阻抗(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1-35270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11-9657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专利文献1所述之低延迟差平行型同轴电缆,由于泡沫绝缘体的尺寸精度或泡沫质量偏差等,1对内部导体相互的有效介电常数不对称,而产生差分对内延迟差。另外,为保持1对内部导体间的距离,需要准确地控制所覆盖的绝缘体的挤制成型压力。但是,由于难以控制该成型压力,因此,1对内部导体间的距离会不均,因而降低低延迟差平行型同轴电缆的差分对内延迟差,在原理上有所限制。
专利文献2所述之差动信号传输用电缆,通过拉近导体间的距离,虽然自差动信号向共模信号的转换量减少,而使差分对内延迟差得以被抑制,但同时存在差动阻抗降低的弊病。而且,若缩小导体的尺寸以抑制差动阻抗的降低,则由于导体的阻力或集肤效应(skineffect),差动信号的传输损失将会增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差动传输电缆的连接方法、差动传输电缆及电气设备,其在不增加差动信号的传输损失的前提下,降低了差分对内延迟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方式提供以下差动传输电缆的连接方法、差动传输电缆及电气设备。
[1]一种差动传输电缆的连接方法,其将传输差动信号之1对导体连接至第1接点,
并且在使隔着电介质层设置于上述1对导体的外周之第1屏蔽不与任何部位电连接之状态下,将隔着绝缘层设置于上述第1屏蔽的外周之第2屏蔽连接至第2接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河福泰克株式会社;日本I/F株式会社,未经平河福泰克株式会社;日本I/F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47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烧蚀性激光图案化
- 下一篇:咖啡机的电动机输出轴与机架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