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飞行害虫捕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64489.2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3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小山裕德;大野泰史;引土知幸;神崎务;中山幸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日本除虫菊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2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建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行 害虫 捕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内部的引诱成分挥发到外部而捕捉飞行害虫的飞行害虫捕捉器。
背景技术
为了防除小苍蝇等飞行害虫,在市面上贩卖有在内部具备引诱剂的各种飞行害虫捕捉器。为了有效地将飞行害虫引诱至飞行害虫捕捉器,需要使用引诱效果高的引诱剂,并且对飞行害虫捕捉器的构造下功夫。例如,考虑为因飞行害虫具有停在突起的构件或孔的缘部的倾向,故若在飞行害虫捕捉器上设置飞行害虫容易停住的突起部、孔部等构造,则能够提高引诱效果。
一直以来,在为了捕捉小苍蝇等而使用的飞行害虫捕捉器中,设置朝上方突出的方型形状的突出部,给予飞行害虫栖木效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的飞行害虫捕捉器构成为,在突出部的侧部设置供飞行害虫侵入的开口部,能够从开口部将停在突出部的飞行害虫引诱至内部。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57502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的飞行害虫捕捉器中,给予栖木效果的突出部使盖的一部分向上方鼓出而露出为方型形状。因此,即便飞行害虫停在突出部,该飞行害虫也容易从周围目视辨认,当感觉到人的迹象等时,可能逃走。而且,因突出部的中的、飞行害虫容易停住的顶端部与供飞行害虫侵入的开口部分离,故当飞行害虫停在突出部的顶端附近时,不一定能够顺利地将该飞行害虫导引至开口部。再者,供飞行害虫侵入的开口部是以突出部为中心,在突出部的周围对称地配置有相同形状的开口部。因此,无法使从开口部释放出的引诱成分的扩散状态具有变化,容易成为单调划一的扩散,其结果是,可能导致飞行害虫的引诱效果不持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行害虫捕捉器,尤其是通过着眼于飞行害虫捕捉器的引诱口的形状,能够对以果蝇、蚤蝇、尖眼蕈蚊科、蕈蚊、蛾蚋科等小苍蝇类为代表的飞行害虫发挥优良的引诱效果。
解决方案
用以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所涉及的飞行害虫捕捉器的特征结构在于:
一种飞行害虫捕捉器,其使内部的引诱成分挥发到外部而捕捉飞行害虫,其中,
所述飞行害虫捕捉器包括:
盖部,其形成有将所述飞行害虫引诱至内部的多个引诱口;以及
托盘部,其收纳含有所述引诱成分的药剂部,并且积存从所述多个引诱口侵入到内部的飞行害虫,
所述多个引诱口的一半以上具有彼此不同的形状。
本结构的飞行害虫捕捉器构成为,在盖部上形成多个引诱口,此外,其一半以上的引诱口的形状彼此不同。由此,当使引诱成分从收纳在飞行害虫捕捉器的内部的药剂部经由引诱口挥发到外部时,引诱成分因引诱口的形状的不同而复杂地扩散。因此,在各式各样的环境中,容易使引诱成分到达以各式各样的样式飞来飞去的飞行害虫,其结果是,可有效地且持续地将飞行害虫引诱至飞行害虫捕捉器。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飞行害虫捕捉器的基础上,优选地,所述多个引诱口形成在俯视观察下相对于所述盖部的中心而言随机的位置。
根据本结构的飞行害虫捕捉器,通过将形成于盖部的多个引诱口在俯视观察下随机地配置,使来自引诱口的引诱成分的扩散状态变得更复杂,故可使引诱成分大范围地扩散,能够进一步提高将飞行害虫引诱至飞行害虫捕捉器的引诱效果。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飞行害虫捕捉器的基础上,优选地,所述多个引诱口形成在俯视观察下相对于所述盖部的中心呈点对称的位置。
根据本结构的飞行害虫捕捉器,通过将形成于盖部的多个引诱口呈点对称地配置,以一定的规则使来自引诱口的引诱成分的扩散量不同,故成为引诱成分的扩散状态容易控制。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飞行害虫捕捉器的基础上,优选地,所述盖部具有使所述多个引诱口的高度位置不同的阶梯部。
根据本结构的飞行害虫捕捉器,通过在盖部上设置阶梯部,多个引诱口成阶梯状地配置,故飞行害虫捕捉器的通气性提高,并且气流的通道变得复杂。其结果是,从药剂部挥发的引诱成分的扩散得以促进,能够进一步提高飞行害虫的引诱效果。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飞行害虫捕捉器的基础上,优选地,所述盖部具备可对光进行反射的倾斜部。
根据本结构的飞行害虫捕捉器,通过使盖部的倾斜部对光进行反射,能够可靠地使飞行害虫目视辨认盖部,故能够有效地将飞行害虫引诱至形成有引诱口的盖部。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飞行害虫捕捉器的基础上,优选地,所述托盘部的至少一部分具有与所述药剂部接触的带状突起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日本除虫菊株式会社,未经大日本除虫菊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44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