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纸张后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80064329.8 | 申请日: | 2013-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8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增成一茂;加藤由美子;土屋博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GRADCO日本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H31/26 | 分类号: | B65H31/26;B42B5/00;B42C19/02;B65H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严星铁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纸张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往连接于复印机、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并进行不使用装订针地装订图像形成结束的纸张的卡钉处理的纸张后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复印机、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正在多功能化,具备存储大量的图像的存储装置且在各部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装置正成为主流,并且伴随着图像形成装置的多功能化,正呈现有具备相对于被记录输出的纸张进行卡钉处理等后处理的纸张后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4)。
而且,对于上述的以往的纸张后处理装置而言,通常,在进行卡钉处理的情况下,将金属制造的装订针(钉针)打入作为装订对象的多片纸张,而利用该金属制造的装订针本身装订多片纸张。
但是,若使用金属制造的装订针进行卡钉处理,则装订针成为消耗品,从而消耗品的成本增加,并且在将卡钉处理后的纸张放入碎纸机时,拆卸装订针较繁琐,从而不仅操作性较差,若不拆卸装订针地将其放入碎纸机,则成为碎纸机故障的原因,另外存在再利用性较差的问题。
因此,提出有不使用针地装订文件的文件装订工具(参照专利文献5~8)。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7206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13082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2-9696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1-316034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公昭49-5960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5-74787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5-74858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2012-1485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如上,在不使用针地装订文件的文件装订工具中,在由多片纸张构成的纸叠形成规定形状的切口部或者凹部等结合部,通过结合部使纸叠的各纸张相互结合来装订纸叠,因此在结合部因装订而产生阶梯差。因此,存在当在堆叠托盘的上方重叠堆叠被卡钉的纸叠时,被卡钉的纸叠因阶梯差而错开的情况。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堆叠托盘的上方不错位地重叠堆叠被卡钉的纸叠的纸张后处理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并且实现目的,本发明如下构成。
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为一种连接于图像形成装置,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依次送入有根据被输入的图像数据而被图像形成的纸张,对上述被送入的纸张实施规定的后处理的纸张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卡钉部,其在由上述多片纸张构成的纸叠自动地形成规定形状的切舌部与切孔,在上述切孔插入上述切舌部而使上述纸叠的各纸张相互结合来对上述纸叠进行卡钉;
纸叠排出单元,其排出被卡钉的纸叠;以及
堆叠托盘,其供排出的被卡钉的纸叠堆叠,
以上述被卡钉的纸叠落下并无错位地重叠堆叠于上述堆叠托盘上的方式设定基于上述纸叠排出单元的上述被卡钉的纸叠的排出位置与基于上述堆叠托盘的上述被卡钉的纸叠的堆叠位置。
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纸张后处理装置的基础上,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
上述纸叠排出单元由支承件以及支承件驱动单元构成,其中,
上述支承件在前进位置使上述被卡钉的纸叠的前端侧落到上述堆叠托盘上,而成为仅载置上述纸叠的后端部的状态,上述支承件后退而使上述纸叠的后端部落到并堆叠于堆叠托盘上,
上述支承件驱动单元使上述支承件前进、后退,
构成为,通过上述支承件驱动单元驱动上述支承件,设定上述被卡钉的纸叠从上述支承件的排出位置与基于上述堆叠托盘的上述被卡钉的纸叠的堆叠位置,从而上述被卡钉的纸叠落下并无错位地重叠堆叠于上述堆叠托盘上,
对于上述被卡钉的纸叠从上述支承件的排出位置与基于上述堆叠托盘的上述被卡钉的纸叠的堆叠位置的设定而言,使上述支承件后退,从而上述被卡钉的纸叠落到上述堆叠托盘上的位置为与上述堆叠托盘的承载壁抵碰的位置,进而上述被卡钉的纸叠无错位地被重叠堆叠。
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纸张后处理装置的基础上,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
上述纸叠排出单元由将上述被卡钉的纸叠排出至上述堆叠托盘上的排出辊与驱动上述排出辊的辊驱动单元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GRADCO日本株式会社,未经GRADCO日本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43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