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接触透镜的聚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59460.5 | 申请日: | 2013-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17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A·拉希德;J·弗雷泽;G·哈尼曼;M·穆罕默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库泰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04 | 分类号: | G02B1/04;C08G18/48;C08G18/61;C08G18/66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郭广迅 |
地址: | 英国贝***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接触 透镜 聚合物 | ||
本发明提供了由混合物制备的聚氨酯干凝胶,所述混合物包含:(a)至少一种异氰酸酯,(b)至少一种式J的包含硅氧烷的化合物:其中至少一个基团表示烃基基团并且p表示1至40的整数,或至少一个R2基团表示烃基基团并且q表示1至40的整数;和至少一个R3基团表示烃基基团并且w表示1至40的整数,或至少一个R4基团表示烃基基团并且y表示1至40的整数;(c)任选地一种或多种另外的组分;其中,使所述异氰酸酯和包含硅氧烷的化合物在基本上无水的条件下反应。本发明还提供了由所述聚氨酯干凝胶制成的接触透镜。
本发明涉及在接触透镜技术领域中具有应用的热塑性聚氨酯基聚合物。特别地,本发明涉及包含硅氧烷的聚氨酯基聚合物。本发明还涉及制备这样的材料的方法。
软性接触透镜为矫正视力缺陷,如近视、远视和散光的眼镜提供了可行的替代物。自Wichterle和Lim的开创工作以来,水凝胶软性接触透镜已经变成眼镜的可行的替代物,用于近视、远视和散光的屈光矫正。构成大多数世界范围内销售的透镜的水凝胶聚合物是基于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HEMA)的共聚物。尽管这些透镜提供了一些舒适性,但它们没有提供足够的透氧性,以预防与角膜缺氧相关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尝试包括使HEMA与亲水性单体,如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聚(乙烯醇)和n乙烯基内酰胺,如N-乙烯基吡咯烷酮共聚。尽管这些聚合物提高了透氧性的水平,但这些共聚单体的引入也导致了如蛋白和脂质沉积、角膜干燥、染色和透镜脱水的问题。
最近,已经开发了新一代的聚合物用于进一步提高氧的水平。这些材料是基于硅氧烷甲基丙烯酸酯与亲水性共聚单体的共聚合作用。尽管在进一步增加透氧性方面是成功的,但这些新材料仍旧受到限制,如脂质结合和干燥,所有这些限制降低了透镜在眼睛上的舒适性。
使用包含硅氧烷的聚合物已经导致接触透镜呈现出高得多的透氧性。然而,硅氧烷的引入会导致其他不良性能特点,如表面润湿性和不透明度的问题。
适于接触透镜技术的包含硅氧烷的材料描述于US6,312,706中,其公开了水凝胶材料,所述水凝胶材料为共聚单体混合物的聚合产物,所述共聚单体混合物包含:(a)使用可聚合的烯键不饱和的有机基封端的、包含聚硅氧烷的聚氨酯预聚物,(b)三-(三甲基硅氧烷基)甲硅烷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和(c)亲水性共聚单体。
US4,136,250教导了由单烯烃单体与大量的分子量为约400至约800的二烯烃或三烯烃聚硅氧烷基大分子单体交联形成的聚合物。
US4,962,178公开了适合于用作可透氧膜或眼科装置的硅氧烷-聚氨酯聚合物,所述硅氧烷-聚氨酯聚合物基于总的聚氨酯基团具有50-80%的-C-NH-COO-C-基团和50-20%的-C-NH-COO-Si-基团,所述聚合物基本上由(a)80-95重量%的聚异氰酸酯封端的、直链或支化的聚硅氧烷预聚物与(b)按重量计20-50%具有端部硅氧烷醇(siloxanol)基团的、直链的聚二烷基或聚二苯基-硅氧烷二硅烷醇的聚合产物组成。
US4,983,702公开了眼科装置形式的、交联的硅氧烷-聚氨酯聚合物,所述聚合物基本上由(a)二羟烷基或多羟烷基取代的烷基聚硅氧烷与(b)脂肪族的、脂环族的或芳香族的二异氰酸酯或三异氰酸酯的反应产物组成,其中组分(a)中羟基的总数在化学计量学上相当于组分(b)中的异氰酸酯基团的总数,并且条件是存在有效交联量的(a)或(b)并且具有大于二的官能度。
US4,711,943公开了具有改进的透氧性和稳定性的非纤维性聚合物接触透镜材料,所述材料包含具有用于增加润湿性的第一部分和用于增加透氧性的第二部分的单体,所述第一部分是亲水性的并且包括选自-CO-N-或-O-CO-N-(如丙烯酰胺)的侧链官能度,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硅氧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库泰克有限公司,未经奥库泰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94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