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轨运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58954.1 | 申请日: | 2013-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7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B·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B·周 |
主分类号: | B61B13/04 | 分类号: | B61B13/0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李隆涛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轨 运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运输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单轨运输系统。
背景技术
现如今,很多有关个人出行的问题都是由于车辆占主导地位所导致,这引发汽车拥堵并且导致环境破坏。过去十年中的环境运动已推动对使用中的交通系统和可能的替代品的关键检查。除少数例外,汽车仍旧是在工业化国家在最受欢迎的运输方式。显然,人为所导致的全球变暖的影响正以超出过去数年科学预期的速度发展:气候科学家建议,人类碳排放量峰值将在2020年前到来。在高密度的城市交通中,存在严重威胁生命的化学废气。汽车市场在高速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的扩张对那些建议的改变造成挑战。尽管在2020年之前达到峰值碳排放量的目标可能会或者不会实现,但是行为的伦理方式是考虑在基础水平上影响最广泛的技术。有关个人和工作出行的现代手段是更多地利用大众运输,包括:公交车,重型轨道和轻型轨道,但是显然,公众偏向于使用私人汽车。扩张道路以容纳更多车辆已经无法跟上市中心中的车辆增长速度。此外,扩张道路从空间、污染和可靠性等角度而言是不期望的。拼车往往不为人所接受。虽然仍旧值得商榷,但是电动车辆的出现可以提供环境方面的优点,但对车辆拥堵影响甚微。
显然,有必要对于大众运输做出巨大改变以通过相对舒适且有隐私性并造成更少环境影响的方式承载更多旅客。一种这样的方法于此阐述。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描述一种轻型轨道运输系统。大众运输单轨使用工字梁轨道结构,所述工字梁轨道结构具有与下凸缘部分隔开的上凸缘部分,各凸缘部分通过竖直腹板部分结合。车辆的框架具有在腹板部分与下凸缘部分的交叉处的第一侧上接触轨道的一对支撑轮。第三车轮在轨道的第二相反侧上接触上凸缘部分。车辆沿轨道移动,所述轨道形成半连续内嵌式车道。多个这样的车道平行地定位以构成具有多个右行线路的运输走廊,其中车辆可以沿相反的两个方向移动以经过彼此。轨道足够灵活以使得车辆能够从一个半连续内嵌式车道移动到相邻的半连续内嵌式车道。
所述系统按需提供个人和货物运输。旅行者可以简单地走到最近的站台,从储物柜中获得他或她的车辆,将所述车辆放置在支线车道上,并且开始行驶。
所述系统上的乘客通过无线通信将期望目的地从车辆传送到控制站,并且最佳路径由计算机自动选择并且设置。
车辆之间的间距通过从控制站向设置在车辆内的计算机控制器的通信来自动地保持,所述计算机控制器调节加速、制动和其它功能。车道侧部传感器随时确定所述系统中的所有车辆的位置,以便调节交通流量。手动控制系统可以作为替代而利用。
配置有平行的车道,其中每个车道确定用于特定速度范围,以使得限速的车辆保持到适当的慢车道,而较高速车辆自动穿梭到较高速车道。
在主线右行车道、旁轨、支线、和站台之间的移动通过车道与相邻车道的排列来完成。这通过与运输相关联的一条或两条车道的横向弯曲来完成,以及车道的弯曲通过机械或者其他方式来完成。
所述系统上的交通能力与多车道高速公路类似,并且作为结果,所述系统就速度而言与汽车行驶相比更有竞争力,并且就环境影响、效率、安全、便捷程度以及与大众运输有关的大多数其它问题(最主要是消除交通拥堵)而言具有特别的优势。由于轻型结构和轻型车辆,该系统的结构并不昂贵。
所述系统的基础设施由于其轻量构造和轻量的车辆而建造成本低。所述系统的总成本仅为任何类似运输概念的一小部分。
对于环境的影响低,因为所述系统对空气质量并无影响,以及从所述系统投射出的噪音水平也远低于公路和高速公路的噪音水平。
这些概念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细节在下面的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中阐述。其它的特征、目的和这些概念的优点将会从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中、以及从权利要求书中获得。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是安装在目前描述系统的车道上的车辆框架和车轮的布置的示例性立体图;
图3沿图2中的3-3线取得的剖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车道的放大视图;
图5是所述系统的一部分的示例性平面示意图,示出具有沿两个方向行驶的车辆的多个车道,并且通过虚线指示出右行道;以及
图6从图5中取得,示出车辆车道转移的方法。
各个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出相同的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B·周,未经B·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89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