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切片制作方法以及薄切片制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57074.2 | 申请日: | 2013-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16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榎本纯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樱花检验仪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N1/06 | 分类号: | G01N1/06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宋晓宝;向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断刀 粗切削 包埋块 切削 切片 支架 刀尖方向 制作装置 制作 | ||
一种薄切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粗切削工序,在切断刀(21)中的第一切断刀(121a)的刀尖方向整体由支架(22)保持的设置1片状态中,利用第一切断刀(121a)的一端区域(D1)对包埋块(B)进行粗切削;第一正式切削工序,在设置1片状态下,利用第一切断刀(121a)的另一端区域(D2)对粗切削后的包埋块(B)进行正式切削;第二粗切削工序,在第一切断刀(121a)的另一端区域(D2)以及切断刀(21)中的第二切断刀(121b)的一端区域(D1)由支架(22)保持的设置2片状态下,利用第一切断刀(121a)的另一端区域(D2)对包埋块(B)进行粗切削;第二正式切削工序,在设置2片状态下,利用第二切断刀(121b)的一端区域(D1)对包埋块(B)进行正式切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切片制作方法以及薄切片制作装置。
本申请基于2012年11月8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2-246338号主张优先权,在此引用该申请的内容。
背景技术
作为检查、观察从人体或实验动物等取出的生物样本的方法之一,已知具有如下方法:从利用包埋剂包埋有生物样本的包埋块制作出薄切片(薄切切片),并对该薄切片进行染色处理来观察生物样本。
以往,制作薄切片的操作是由熟练的操作者使用锋利的薄的切断刀通过手工操作来进行的。但是,近年来,开始提供能够自动地进行制作薄切片的操作的自动薄切装置。根据该自动薄切装置,在不给操作者增加负担的情况下能够持续地制作薄切片。
具体而言,在薄切片制作装置中,首先,通过由切断刀对包埋块进行粗切削,使包埋块的表面成为平滑面,并且对实验或观察的对象物即所包埋的生物样本进行修块。
下面,通过对修块后的包埋块以规定的厚度(例如,3μm~5μm)进行正式切削,能够得到上述的薄切片。
但是,在切削包埋块来制作薄切片时,为了制作高品质的薄切片,需要以上述的规定的厚度进行切削。在切断刀的锋利度差的状态下进行薄切时,难以对包埋块以所希望的厚度进行薄切。另外,根据情况也存在薄切片破损的可能性。
在此,在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结构,在该结构中,使2片切断刀(第一切断刀以及第二切断刀)沿着刀尖方向并排地保持在支架上,并且将第一切断刀与第二切断刀分别用于粗切削与正式切削。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结构,在该结构中,在从粗切削向正式切削转换时或锋利度降低时等,适时变更一片切断刀上的对包埋块的切削部位。
根据这些结构,通过在粗切削与正式切削之间变更切断刀的切削部位,尤其能够维持要求高精度的正式切削时的锋利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8974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11-1535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由于支架保持2片切断刀,所以支架具有2片切断刀大小的宽度。在该情况下,存在支架大型化且支架的刚性降低的问题。
另外,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由于第一切断刀仅用于粗切削,第二切断刀仅用于正式切削,所以在比正式切削所要求的精度低的粗切削中也使用新的切断刀。因此,难以有效地利用切断刀。
而且,在专利文献2的结构中,通过在从粗切削向正式切削转换时等变更切削部位,能够使用切断刀整体,但是,难以再次利用在一次切削所利用的部位。在该情况下,由于在粗切削中也使用新的部位,所以与上述的专利文献1相同,难以有效地利用切断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樱花检验仪器株式会社,未经日本樱花检验仪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70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声波信号耦合器
- 下一篇:设有抛油环系统的转子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