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压硬涂膜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55311.1 | 申请日: | 2013-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66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姜俊求;张影来;洪性敦;郑顺和;许殷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化学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33/04;C08J7/04;C08K3/22;B32B2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27 | 代理人: | 李静,黄丽娟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压 硬涂膜 | ||
1.一种层压硬涂膜,包含:
单硬涂层,其包括可光固化的交联共聚物和分散于可光固化的交联共聚物中的无机颗粒;和
基板,其层压至所述硬涂层的至少一面上,
其中,所述可光固化的交联共聚物为其中三官能至六官能丙烯酸酯单体与可光固化的弹性聚合物交联的共聚物,并且
所述可光固化的交联共聚物包含5至20重量份的可光固化的弹性聚合物和80至95重量份的三官能至六官能丙烯酸酯单体,基于100重量份的交联共聚物计,
根据ASTM D638测量的可光固化的弹性聚合物的伸长率为15至200%,
所述单硬涂层的厚度为188μm至500μm,在1Kg的负载下表现出7H以上的铅笔硬度。
2.权利要求1的层压硬涂膜,其中所述可光固化的弹性聚合物包括至少一种选自如下的聚合物:聚己内酯、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聚合物和聚轮烷。
3.权利要求2的层压硬涂膜,其中所述聚轮烷包含:环状部分(大环),其中具有与其末端共轭的(甲基)丙烯酸酯部分的内酯化合物彼此键合;线型部分,其保持在大环内部;和终止基,其位于线型部分的两端以防止大环的脱离。
4.权利要求1的层压硬涂膜,其中所述硬涂层包括40至90重量份的可光固化的交联共聚物和10至60重量份的无机颗粒,基于100重量份的硬涂层计。
5.权利要求1的层压硬涂膜,其中所述无机颗粒具有的粒径为100nm以下。
6.权利要求1的层压硬涂膜,其中所述无机颗粒包括至少一种选自如下的颗粒: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氧化铝纳米颗粒、氧化钛纳米颗粒和氧化锌纳米颗粒。
7.权利要求1的层压硬涂膜,其中三官能至六官能的丙烯酸酯单体包括至少一种选自如下的化合物: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EOTA)、甘油-丙氧基化三丙烯酸酯(GPTA)、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PETA)和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DPHA)。
8.权利要求1的层压硬涂膜,其中所述基板包括至少一种选自如下的基板:塑料树脂膜、粘合膜、可剥离膜、导电膜、导电层、可固化树脂层、非导电膜、金属网层和图案化金属层。
9.权利要求8的层压硬涂膜,其中所述塑料树脂膜包括至少一种选自如下的聚合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乙烯-乙酸乙烯酯(EVA)、环烯烃聚合物(COP)、聚丙烯酸酯(PAC)、聚碳酸酯(PC)、聚乙烯(P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醚醚酮(PEEK)、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醚酰亚胺(PEI)、聚酰亚胺(PI)、三乙酰基纤维素(TAC)、MMA(甲基丙烯酸甲酯)和氟聚合物。
10.权利要求1的层压硬涂膜,其中当22g的钢球从50cm的高度处自由落体于其上10次时,所述层压硬涂膜未破裂。
11.权利要求1的层压硬涂膜,其中将钢丝绒#0000在500克的负载下在所述层压硬涂膜上往复摩擦400次后,在其上出现2道以下的刮痕。
12.权利要求1的层压硬涂膜,具有的透光率为91.0%以上,浊度为0.4以下,且b*色值为1.0以下。
13.权利要求1的层压硬涂膜,其中在暴露于UV B下72小时之后,所述层压硬涂膜具有的b*色值与暴露前的b*色值相差0.5以下。
14.权利要求1的层压硬涂膜,其中将所述层压硬涂膜在50℃以上的温度和80%以上的湿度下暴露70小时以上之后,当置于平面上时,所述层压硬涂膜的各边缘或侧面与平面分隔的距离最大为1.0mm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化学,未经株式会社LG化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531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