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54650.8 | 申请日: | 2013-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74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润贞;梁锡喆;安俊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B7/26 | 分类号: | H04B7/26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达小丽;夏凯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行链路传输 服务小区 无线通信系统 方法和设备 辅服务小区 发送 主服务小区 功率控制 上行链路 无线装置 多载波 小区 配置 | ||
提供一种用于在支持多载波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和设备。无线装置在UE和eNB之间的上行链路中经由可替选的主服务小区或者辅服务小区发送上行链路传输。在此,为了上行链路传输,利用作为主服务小区或者辅服务小区的相应的服务小区通过启用信息来配置上行链路传输。并且然后,在考虑到功率控制的情况下对启用的服务小区和/或多个小区能够更加精确和有效率地执行PUCCH和/或PUSCH。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通信,并且更加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在支持多载波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是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和3GPP版本8的改进版本。3GPP LTE在下行链路中使用正交频分多址(OFDMA),并且在上行链路中使用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3GPP LTE采用具有高达四个天线的多输入多输出。近年来,对是3GPP LTE的演进的3GPP LTE高级(LTE-A)正在进行讨论。
3GPP LTE(A)的商业化最近正在加速。LTE系统响应于对于可能支持更高的质量和更高的性能同时确保移动性的服务以及语音服务的用户需求被更快速地扩展。LTE系统提供低的传输延迟、高的传输速率以及系统性能,以及增强的覆盖。
为了增加对于用户的服务需求的性能,增加带宽可以是重要的,旨在通过分组频域中的多个在物理上非连续的带获得彷佛使用逻辑上更宽的带的效果的载波聚合(CA)技术已经被开发,以有效地使用被分段的小的带。通过载波聚合分组的单独的单位载波被称为分量载波(CC)。通过单个带宽和中心频率定义每个CC。
其中通过多个CC在带宽中发送和/或接收数据的系统被称为多分量载波系统(多CC系统)或者CA环境。多分量载波系统通过使用一个或者多个载波执行窄带和宽带。例如,当每个载波对应于20MHz的带宽时,可以通过使用五个载波支持最多100MHz的带宽。
为了操作多CC系统,在作为eNB(增强的节点B)的基站(BS)和作为终端的用户设备之间要求各种控制信号。例如,要求交换用于执行HARQ(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控制HARQ的功率等的ACK(肯定应答)/NACK(否定应答)信息。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在支持多载波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本发明也提供一种用于在支持多载波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经由可替选的主服务小区或者辅服务小区发送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方案
在一个方面中,提供一种用于在支持多载波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接收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启用信息;基于启用信息经由第一服务小区发送上行链路信道的集合;以及基于启用信息,经由第一服务小区或者第二服务小区发送上行链路信道的其他集合;其中基于启用信息来可替选地改变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第一服务小区或者第二服务小区,并且上行链路信道的集合中的每个包括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中的至少一个。
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经由每个服务小区来单独地配置PUCCH和PUSCH,其中基于启用信息,经由作为第一服务小区的主服务小区(P小区)来发送PUCCH以及经由第一服务小区或者作为第二服务小区的辅服务小区(S小区)来发送PUSCH。
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当对于再两个服务小区的不同的时分双工(TDD)被配置时,使用第一服务小区或者第二服务小区的参考配置来发送PUCCH或者PUSCH,其中通过遵循第一服务小区配置来发送用于第一服务小区的ACK/NACK,以及通过遵循第二服务小区来发送用于第二服务小区的ACK/NACK。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46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