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和包含所述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80053644.0 申请日: 2013-10-15
公开(公告)号: CN104854089A 公开(公告)日: 2015-08-19
发明(设计)人: J-H·金;H-J·李;Y-G·金;H-N·申;K-J·李;H-Y·娜;Y-J·曹;H-J·权;B-O·金 申请(专利权)人: 罗门哈斯电子材料韩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D209/94 分类号: C07D209/94;C07D487/04;C07D491/048;C07D495/04;C07D409/10;C07D405/10;C07D403/10;C07D401/10;H01L51/50;C09K11/06
代理公司: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代理人: 徐舒
地址: 韩国忠*** 国省代码: 韩国;KR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有机 电致发光 化合物 包含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和包含所述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电致发光(EL)装置是自动发光装置,其优点在于其与LCD相比提供更宽视角、更大对比率以及更快响应时间。有机EL装置最初由伊士曼柯达(Eastman Kodak)通过使用小芳香族二胺分子和铝络合物作为用于形成发光层的材料而开发[应用物理学报(Appl.Phys.Lett.)51,913,1987]。

决定有机EL装置中的发光效率的最重要因素是发光材料。出于功能性的目的,电致发光材料包括主体材料和掺杂剂材料。典型地,已知具有优良得多的电致发光特性的装置具有如下结构,其中主体掺杂有掺杂剂以形成电致发光层。近来,正迫切地需要具有高效率和长寿命的有机EL装置的开发。具体来说,考虑到中型到大型OLED面板所需的电致发光特性,对于比常规电致发光材料优良得多的材料的开发是迫切的。

充当呈固相的溶剂且在传递能量方面发挥作用的主体材料应具有高纯度且必须具有适于使得能够进行真空沉积的分子量。此外,玻璃转化温度和热分解温度应很高以确保热稳定性,并且需要高电化学稳定性以实现长寿命,并且非晶薄膜的形成应变得简单,并且与其它相邻层的材料的粘附力必须良好但应不发生夹层迁移。

迄今为止,荧光主体材料已经广泛用作主体材料。关于蓝色荧光主体材料,在出光兴产株式会社(Idemitsu Kosan)开发4,4′-双(2,2′-二苯基乙烯基)-1,1′-联苯(DPVBi)之后,已研究了多种材料且使其商业化。尽管已知出光兴产株式会社的蓝光材料系统和柯达(Kodak)的二萘基蒽、四(叔丁基)苝系统,但迄今已进行了多种研究来开发可在装置中提供较好特征的蓝色荧光主体材料。

韩国专利申请案特许公开第KR 10-2011-0002156A号、第KR 10-2011-0058243A号、第KR 10-2011-0058245A号、第KR 10-2011-0058246A号、第KR 10-2011-0058248 A号、第KR 10-2012-0038402A号等揭示多种蒽衍生物。然而,并无使用所述衍生物作为发光层的荧光主体材料的揭示内容。

本发明人发现蒽衍生物的特定结构适用于发光层的荧光主体材料。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可用作发光层的荧光主体材料以实现具有长寿命和高发光效率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蒽衍生物的特定结构。

问题的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由下式1表示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

其中

L1表示单键、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6-C30)亚芳基或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5到30元亚杂芳基;

Ar1表示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6-C30)芳基、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1-C30)烷基(C6-C30)芳基或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5到30元杂芳基;

Ar2和Ar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氘、卤素、氰基、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1-C30)烷基、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6-C30)芳基、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5到30元杂芳基或-NR1R2

R1和R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6-C30)芳基或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5到30元杂芳基;或彼此键联以形成单环或多环、3到30元脂环或芳环,所述环的碳原子可用至少一个选自氮、氧和硫的杂原子置换;

环A和环C各自独立地表示由下式1a表示的芳环;

环B表示由下式1b表示的5元环;

Y表示-O-、-S-、-N(R21)-或-C(R22)(R23)-;在Y是-S-的情况下,L1不是单键;

R表示氢、氘、卤素、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1-C30)烷基、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6-C30)芳基或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5到30元杂芳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门哈斯电子材料韩国有限公司,未经罗门哈斯电子材料韩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36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