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发光化合物及使用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52984.1 | 申请日: | 201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65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金会汶;白英美;金泰亨;朴镐喆;李昌俊;申镇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斗山 |
主分类号: | C07D471/14 | 分类号: | C07D471/14;C07D471/22;C09K11/06;H01L5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钟晶;李家浩 |
地址: | 韩国首***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发光 化合物 使用 电致发光 元件 | ||
本发明涉及空穴注入和传输能力、发光能力能优异的新型吲哚系化合物以及通过在一个以上的有机物层包含该新型吲哚系化合物而提高发光效率、驱动电压、寿命等特性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型有机发光化合物及使用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更详细而言,本发明涉及空穴注入和传输能力、发光能力等优异的新型吲哚系化合物以及通过在一个以上的有机物层包含该新型吲哚系化合物而提高发光效率、驱动电压、寿命等特性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背景技术
1950年代,Bernanose第一次观察到有机薄膜发光,1965年,发展出利用蒽单晶的蓝色电致发光,对于由此发展而来的有机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t,EL)元件(以下,简称为“有机EL元件”)的研究,1987年,唐(Tang)提出了分为空穴层和发光层的功能层的层叠结构的有机EL元件。目前为止,为了制造高效率、高寿命的有机EL元件,发展出在元件内导入具有各自特征的有机物层的形态,并逐步发展成对于有机物层中使用的特殊物质的开发。
如果在有机EL元件的两个电极之间施加电压,则阳极处会向有机物层注入空穴,阴极处会向有机物层注入电子。当注入的空穴和电子相遇时,会形成激子(exciton),当激子跃迁至基态时,会发出光。用作有机物层的物质根据功能可以分为发光物质、空穴注入物质、空穴传输物质、电子传输物质、电子注入物质等。
形成有机EL元件的发光层的材料根据发光颜色可以分为蓝色、绿色、红色发光材料。除此之外,为了显示更加优良的彩色,作为发光材料,也使用黄色和橘黄色发光材料。此外,为了通过颜色纯度的增加和能量传递来提高发光效率,作为发光材料,可以使用主体/掺杂物系。掺杂物质可以分为使用有机物质的荧光掺杂物和使用包含Ir、Pt等重原子(heavy atoms)的金属络合物的磷光掺杂物。对于磷光材料的开发,与荧光相比,理论上能够提高高达4倍的发光效率,因此不仅关注磷光掺杂物,还关注磷光主体材料。
目前为止,作为空穴传输层、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已熟知下述化学式所表示的NPB、BCP、Alq3等,对于发光材料,报道有将蒽衍生物作为荧光掺杂/主体材料。特别是,作为在提高效率方面具有很大优点的磷光材料,使用诸如Firpic、Ir(ppy)3、(acac)Ir(btp)2等之类的包含Ir的金属络合物作为蓝色、绿色、红色掺杂材料。目前为止,作为磷光主体材料,CBP表现出优异的特性。
然而,虽然以往的材料从发光特性方面考虑存在有利的一面,但由于玻璃转变温度低,热稳定性很差,因此在有机EL元件中的寿命方面无法达到满意的水平。
发明内容
技术课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作发光层而能够使元件的驱动电压、发光效率等提高的新型吲哚系物质及使用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此外,本发明所要实现的其他技术课题不受以上提及的技术课题限制,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从以下记载的内容明确理解未提及的其他技术课题。
技术解决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下述化学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1
在上式中,
Y1~Y4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N、CR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斗山,未经株式会社斗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29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