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延迟UE从另一无线电网络切换到过载的无线电网络的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51927.1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859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K-C.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8/06 | 分类号: | H04W48/0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徐予红;汤春龙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延迟 ue 另一 无线电 网络 切换 过载 方法 设备 | ||
本文描述了与主要RAT的主要节点和UE进行通信的次要RAT的节点,UE能够通过主要与次要RAT进行通信。节点决定从主要节点接收指示主要RAT在过载条件中的消息的节点的网络接口单元。节点包括形成用于UE的不要尝试与主要RAT进行通信的UE消息的节点的处理单元,节点的网络接口单元将消息发送到UE。本文还描述了与主要RAT的主要节点和UE进行通信的次要RAT的节点的方法,UE能够通过主要和次要RAT进行通信。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这是2012年8月6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1679893的非临时申请,并且要求其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延迟UE从另一无线电网络切换到过载的无线电网络。(如本文中使用的,对“本发明”或“发明”的引用涉及示范实施例,并且不一定涉及随附权利要求涵盖的每个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通过过载的无线电网络的节点将有关其过载条件的消息发送到另一无线电网络中的节点来延迟UE从另一无线电网络节点切换到过载的无线电网络节点。
背景技术
此部分旨在向读者介绍可涉及本发明的各种方面的技术的各种方面。下面的论述旨在提供信息以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相应地,应理解的是,下面论述中的陈述要从此角度阅读,而不是承认为现有技术。
由于引入了先进的无线无线电接入技术(RAT),许多移动网络运营商被迫部署新技术的系统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但出于不同原因,仍需要保持遗留系统。由于不同RAT可基于不同无线电技术,因此,由运营商部署的两个RAT可不后向兼容。为此,开发了RAT间机制以允许网络控制在运营商的网络内不同RAT之间的多RAT支持的UE交换。如果在网络中检测到多个RAT,则RAT间机制也提供要求以引导UE确定它应驻扎在哪个RAT上。
具有网络中支持的多个RAT的运营商通常将RAT之一配置为主要RAT。当UE处于闲置时,UE通常由运营商配置成搜索主要RAT并且在可能时驻扎在主要RAT上。
有时,由于不同原因,UE可不驻扎在主要RAT上。例如,UE位于只提供次要RAT服务的区域中,以及刚移入提供有来自两个RAT的服务的区域。另一可能性能够是UE进入次要RAT以接入网络(即,通过专用信道),这是因为当用户在尝试接入网络时,不能从主要RAT获得合理的信道强度。无论UE最终如何驻扎在次要RAT上,当UE在闲置中或甚至当UE指派有专用信道时,存在RAT间互通(IWK)机制以将UE移回主要RAT。以LTE和eHRPD IWK为例,存在允许闲置UE重新选择LTE(作为主要RAT)作为要驻扎的RAT的两个eHRPD(作为次要RAT)机制。两个机制是基于具有来自网络的极少控制的MMSS(多模式系统选择)或允许网络更好地控制UE的RAT选择行为的其它RAT邻居列表方法。对于接入eHRPD专用信道的UE,eAN也能够使用重定向机制将UE切换到LTE系统。
现有RAT间机制在主要RAT(例如,LTE)与次要RAT(例如,诸如HRPD的遗留系统)相比具有更大容量(例如,允许更多UE附连到网络)的假设下,在正常条件下工作良好。在主要RAT上发生过载时,现有RAT间机制也能够将UE重定向到次要RAT以解决在过载RAT上的过载情况。
由于RAT间功能以两种方式工作。当由于主要RAT上的过载情况,UE被重定向到次要RAT时,由于系统配置主要RAT为用于这些UE的默认驻扎系统,因此,在次要RAT上的RAT间IWK功能也起作用并且尝试将UE重定向回主要RAT。由于次要RAT不知道主要RAT的负载条件,因此,UE可在两种RAT之间往返(ping-pong),并且极大降低了网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主要RAT的主要节点和UE进行通信的次要RAT的节点,UE能够通过主要和次要RAT进行通信。节点包括节点的网络接口单元,网络接口单元从主要节点接收指示主要RAT在过载条件中的消息。节点包括形成用于UE的不要尝试与主要RAT进行通信的UE消息的节点的处理单元,节点的网络接口单元将消息发送到U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未经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19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