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容量正极活性材料在审
| 申请号: | 201380051132.0 | 申请日: | 2013-10-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85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 发明(设计)人: | 格布兰德·塞德;李振赫;亚历山大·厄本;李新;金尚泰;若弗鲁瓦·豪特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麻省理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1M4/485 | 分类号: | H01M4/48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9 | 代理人: | 章社杲;李伟 |
| 地址: | 美国马***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容量 正极 活性 材料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要求于2012年10月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1/708,963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在此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锂二次电池的放电正电极(也被称为阴极),该锂二次电池表现出大的可逆容量并且不需要在第一周期过度充电(超过理论容量限制的充电),以及制造其的合成路线。
背景技术
锂电池阴极材料:正极(阴极)材料是在生产高容量和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限制因素。二次锂电池的阴极材料的重要一类是由通用组成LiMO2的岩盐型层状锂金属氧化物构成,其中M是一种金属或其几种的混合物。在这样的层状氧化物中,在<111>方向(从F-3m立方系统)的每个第二平面包含交替的锂阳离子或M阳离子(M.S.Whittingham,Science 192(1976)1126-1127;M.S.Whittingham,Chemical Reviews 104(2004)4271-4302)。在电池领域中寻找良好有序的层状阴极是典型的,在该层状阴极中Li和M阳离子在不同(111)层被很好地分离。例如,在LiNiO2中的容量退化归因于镍阳离子迁移到锂层(C.Delmas et al.,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68(1997)120-125)。将Mn引入该化合物中改善其层状性以及导致明显更好的容量保持率(K.Kang et al.,Science 311(2006)977-980)。类似地,阳离子混合被认为对Li(Li,Ni,Mn,Co)O2的电化学性能有强烈的负面影响(X.Zhang et al.,J.Power Sources 195(2010)1292-1301)。最良好有序的层状阴极材料的容量已经被限制在150-180mAh/g,其相当于≈0.5到0.65Li离子每LiMO2化学式单位(T.Ohzuku,Y.Makimura,Chemistry Letters 30(2001)744-745;J.Choi,A.Manthiram,J.Electrochem.Soc.152(2005)A1714-A1718)。为了实现更高的容量,复杂过充方案已被开发出来,但这些在电池的制造中很难实施。例如,一些Li(Li,Ni,Co,Mn)O2化合物在首次循环在高于4.7V电压下被过充是为了释放氧气,并在随后的循环达到了更高的容量(M.M.Thackeray et al.,J.Mater.Chem.17(2007)3112-3125;A.R.Armstrong et al.,J.Am.Chem.Soc.128(2006)8694-8698)。但这种过充电过程实施起来更加昂贵,并导致阴极材料具有有限的长期稳定性以及降低的充电/放电速率能力。因此,过度充电会导致析氧和构成潜在的安全风险,并增加了电池制造的成本和复杂性。
发明内容
本文所描述的,除其他事项外,为表现出超过150mAh/g大可逆容量的锂二次电池的放电正电极材料。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材料是一种具有组成LixMyO2的(岩盐型)锂金属氧化物,其中0.6≤y≤0.85和0≤x+y≤2,其中M是金属元素的混合物,其包括Al、Ti、V、Cr、Mn、Fe、Co、Ni、Cu、Zn、Zr、Nb、Mo、Ru、Sn、Sb中的至少一种。该材料能够阳离子混合。与现有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活性材料相比,这里介绍的材料在首次循环过程中不需要过充。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材料是锂金属氧化物,其特征是通式LixMyO2,其中0.6≤y≤0.85和0≤x+y≤2,并且M为选自由Al、Ti、V、Cr、Mn、Fe、Co、Ni、Cu、Zn、Zr、Nb、Mo、Ru、Sn和Sb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金属物质;当由XRD表征时,所述氧化物呈现出
a.一个峰,其强度I'在范围16-22度2θ中是最大的,诸如空间群R-3m结构中的(003)峰,和空间群P-3ml结构中的(001)峰,以及
b.一个峰,其强度I”在范围42-46度2θ中是最大的,诸如空间群R-3m结构中的(104)峰,和空间群P-3ml结构中的(011)峰;
所述氧化物,其特征在于使得该氧化物经历至少一个锂离子脱出-嵌入循环导致了I'/I”之比的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麻省理工学院;,未经麻省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11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