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声波诊断装置、超声波诊断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超声波诊断装置的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48881.8 | 申请日: | 2013-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615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23 |
发明(设计)人: | 川端章裕;木元贵士;西村有史;伊藤嘉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8/06 | 分类号: | A61B8/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胡金珑;薛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波 诊断 装置 控制 方法 以及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来计测与生物体内的血流有关的各种诊断参数的超声波诊断装置、超声波诊断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超声波诊断装置的控制器。
背景技术
超声波诊断装置是基于经由具有压电变换元件的超声波探头向被检体内发送接收超声波而得到的接收信号,生成表示被检体内部的信息的超声波图像的装置。在该超声波诊断装置生成的超声波图像中,例如有所谓的B模式(Brightness Mode,亮度显示)图像和D模式(Doppler Mode,多普勒显示)图像等。
B模式图像是将被检体内的脏器等作为断层图像来显示的图像。在B模式图像中,将通过超声波探头接收到的反射超声波变换为与其振幅的大小相应的亮度信号,对被检体内的脏器等进行二维显示。
另一方面,D模式图像是显示被检体的任意的位置中的血流速度的时间变化的图像。在D模式图像中,经由超声波探头从压电变换元件对被检体内的特定部位以一定周期连续地发送声波,将根据从生物体内反射的反射超声波所得到的接收信号通过FFT(快速傅立叶变换)进行频率分析,并将由此生成的多普勒频谱数据例如以横轴为时间(t)、以纵轴为对应于频率的流速(V),将各流速(频率)分量的强度(Power)作为亮度(灰度)来显示(以后,作为“频谱显示”)。
在通过超声波诊断装置对D模式图像进行计测显示的情况下,例如,对在与超声波诊断装置连接的显示器中显示的B模式图像上的期望的位置指定取样门,从而根据该位置中的反射超声波而取得多普勒频谱数据。然后,生成将多普勒频谱数据进行了频谱显示的D模式图像,使显示器显示D模式图像。通常,D模式图像是多个心搏的多普勒频谱数据在时间上连续地进行频谱显示,且随着时间经过而依次被更新。
并且,基于如此获得的多普勒频谱数据或D模式图像,进行与被检体内的血流有关的各种诊断参数的计测。在各种诊断参数的计测中,以往,暂时停止变更基于实时取得的多普勒频谱数据而生成的D模式图像,在持续显示(以后,作为“冻结(Freeze)”)已停止的D模式图像的状态下,操作者一边观看所显示的D模式图像一边通过手动操作在D模式图像上指定计测对象位置等而进行诊断参数的计测。
相对于此,近年来,提出了根据实时取得的多普勒频谱数据而自动计测各种诊断参数的超声波诊断装置。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如下的技术:根据实时取得了各种诊断参数的多普勒频谱数据,连接每个时间的最高流速点或平均流速点而生成追踪波形,利用追踪波形对各种诊断参数进行自动计测。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如下技术:利用基于实时取得的多普勒频谱数据的追踪波形对各种诊断参数进行自动计测,在实时显示或者使其冻结而显示D模式图像时,对计测了诊断参数的D模式图像上的范围进行强调显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8471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810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与血流有关的各种诊断参数的计测中,有时会在暂时冻结了基于实时取得的多普勒频谱数据的D模式图像的显示之后,进行各种诊断参数的计测。在这样的情况下,以往如上述那样,需要操作者一边观看所显示的D模式图像一边通过手动操作在D模式图像上指定计测对象位置等而进行诊断参数的计测,操作烦杂。
此外,在基于过去取得的多普勒频谱数据来电影再现D模式图像而进行各种诊断参数的计测的情况下,也同样需要操作者一边观看所显示的D模式图像一边通过手动操作进行计测,操作烦杂。
本发明用于解决所述现有的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冻结了D模式图像的情况、或电影再现了过去的心搏中的D模式图像的情况下,能够以简便的操作来进行各种诊断参数的计测的超声波诊断装置、超声波诊断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超声波诊断装置的控制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未经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88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