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巴氯芬和阿坎酸的黄斑变性病症的疗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80048663.4 申请日: 2013-07-18
公开(公告)号: CN104780917B 公开(公告)日: 2017-09-08
发明(设计)人: D.科亨;I.楚马科夫;S.纳比罗赫金 申请(专利权)人: 法耐斯特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1/185 分类号: A61K31/185;A61K31/197;A61P27/02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代理人: 黄登高,林森
地址: 法国伊西***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巴氯芬 阿坎酸 黄斑 变性 病症 疗法
【说明书】: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治疗黄斑变性病症的组合和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基于巴氯芬和阿坎酸组合的新的AMD的联合疗法。

发明背景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全球影响老龄人口的失明的一个主要原因。已估计到2020年将有8,000万人受AMD影响。66-74岁年龄患者的发病率为10%,在75-85岁年龄的患者中,发病率增加至30%。AMD是一种退行性疾病,其特征为位于视网膜中心附近的黄斑的进行性损伤。黄斑是在光感受器中最集中的区域并因此涉及到中心视力和视敏度。存在多个与AMD有关的风险因素,老龄是主要的因素。其它因素包括眼部因素(较深的虹膜色素沉着、先前的白内障手术、远视屈光)或全身因素(吸烟、肥胖、饮食、种族、视网膜应激(暴露于日光)和心血管疾病)。几个基因位点已与AMD相关,包括补体系统的成分如CFHARMS2/HTRA1位点、C2CFBC3CF1。HDL胆固醇途径的基因(LIPCCETP和可能的ABCA1LDL)、LDL途径(可能的APOE)、细胞外基质(COL10A1COL8A1TIMP3)、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血管生成途径(VEGFA)也与AMD相关[1,2]。

AMD的病因学和发病机理仍不清楚,即使许多生物学过程涉及到AMD发病机理,例如在具有脂褐素积累、脉络膜缺血、氧化损害和炎症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恰在滋养视网膜细胞的视网膜外面的色素细胞层)中鉴别的衰老。最近注意也集中于血管上皮生长因子(VEGF),因为它用作治疗靶标。AMD的最初临床和病理表现为布鲁赫膜(Bruch’s membrane) (脉络膜的最内层,参与将营养素供应给视网膜的血管层)中正常结构的增厚和丧失,在RPE中的脂褐素积聚和大的玻璃疣的数量增加。玻璃疣为积聚在布鲁赫膜内和RPE下面的细胞外沉积物。它们由以下构成:细胞残余物和源自变性RPE细胞的碎片,和蛋白质如糖蛋白、脂质、载脂蛋白(apoliproprotein) B和E、X因子、淀粉样蛋白P成分、淀粉样蛋白β、免疫球蛋白和炎症-相关蛋白质(包括补体系统的蛋白质如C5和C5b-9终端配合物),以及补体调节因子(玻连蛋白和簇集蛋白)。它们在AMD的发病机理中的准确作用仍不清楚;但它们被公认为AMD标志已有很长的时间[1]。

在黄斑中的许多软玻璃疣(大的和难以区分的)的存在表现为早期AMD,伴有RPE色素沉着损伤。早期AMD与发展为晚期AMD的重要风险相关,其中发生视觉损伤。晚期AMD以两种不同的形式出现,湿性(1/3的患者)和干性形式(2/3的患者)。在湿性或新生血管性AMD形式中,视力丧失是在脉络膜毛细血管层中异常血管生长(脉络膜新血管形成)的后果。该过程最终导致出血、蛋白渗漏,和自黄斑下面的这些血管的瘢痕化,如果不经治疗,最终引起对光感受器的不可逆损害,视力快速丧失。干性形式,或地图性萎缩(geographic atrophy)的特征为表现为椭圆形区域的色素减退的RPE的细胞丧失。该过程导致光感受器变性,因为RPE细胞参与其维持。视网膜变薄,导致视力的进行性损伤[1]。

直至最近,激光治疗(光凝固法)是唯一批准的湿性AMD的治疗。这种技术旨在消除新的脉络膜血管,伴随对周围视网膜组织的损伤极小。长期严重的视力丧失被有效地减少,但没有视力的增加,以及高的复发率(50%)和41%的发展即刻中度视力丧失的风险。恰在激光治疗前,使用光敏化剂例如静脉内递送的维替泊芬(优先积累在新生血管膜中)会出现改进[3]。尽管有令人鼓舞的结果,但这些治疗选项却极少采用,因为它们只针对晚期疾病,并不对其进展起作用。

现在抗-VEGF药物是脉络膜新血管形成发病的护理标准。除了通常用作备选的不按药品标签(off-label)治疗的贝伐单抗外,实际上还有几种针对该适应症销售的VEGF抑制剂:培加他尼(pegaptanib)、雷珠单抗(ranibizumab)、阿柏西普(aflibercept)。采用这些治疗伴随显著的视觉稳定和改进。然而存在两个主要问题:需要严格的每月给药,增加了并发症如眼内炎的风险和VEGF抑制剂在眼部注射后可有效进入全身循环的长期安全性问题,特别是贝伐单抗和雷珠单抗,导致较高风险的血管事件。为减少注射的频率,许多努力都集中在改善抗-VEGF治疗方案。作为例子,已经提出抗-VEGF疗法与光动力疗法和糖皮质激素一起的组合,但最近的结果报告仅有微不足道的改进[4,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耐斯特公司,未经法耐斯特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86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