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无线LAN系统中更新收听间隔的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48661.5 | 申请日: | 2013-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16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崔镇洙;石镛豪;金丁起;赵汉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W48/14 | 分类号: | H04W48/1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达小丽;夏凯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lan 系统 更新 收听 间隔 方法 设备 | ||
公开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更新收听间隔的方法和设备。为此,用于通过无线通信系统的站(STA)更新收听间隔的方法可以包括下述步骤:如果站的操作模式已经改变,则将包括指示站的操作模式已经改变的信息的请求帧发送到接入点(AP);以及从AP接收对请求帧的响应帧。如果当站的操作模式已经改变时站的收听间隔的值已经改变,则请求帧可以进一步包括站的新收听间隔的值。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无线LAN系统中更新收听间隔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已经开发了各种无线通信技术。在这样的技术之中,WLAN是一种基于射频技术允许使用诸如个人数字助理(PDA)、膝上计算机以及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的移动终端在家里、公司中或者在特定服务提供区域中无线互联网接入的技术。
为了克服已经作为WLAN的弱点而指出的有限的通信速度,近来已经引入在扩展无线网络的覆盖区域时能够提高网络的速度和可靠性的系统的技术标准。例如,IEEE802.11n支持具有540Mbps的最大数据处理速度的高吞吐量(HT)。此外,已经引入多输入和多输出(MIMO)技术,对于发送器和接收器这两者其采用多个天线,以便将传输误差最小化,并且优化数据速率。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机器对机器(M2M)通信技术已经作为下一代无线通信技术被论述。在IEEE 802.11WLAN系统中支持M2M通信的技术标准也与IEEE 802.11ah一样在开发当中。在M2M通信中,可以考虑其中在包括大量装置的环境中以低速的少量数据的偶尔传输/接收的场景。
在对所有装置共享的介质上执行WLAN系统中的通信。如果装置的数目增加,如在M2M通信的情况那样,则对于装置执行信道接入所耗费的大量时间可能劣化整个系统性能并且阻碍每个装置节省功率。
被设计以解决问题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用于更新收听间隔的新机制。
本发明的目的不局限于前面提到的目的,并且在审查以下的描述时,上面没有提及的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变得显而易见。
技术方案
通过提供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的站(STA)中更新收听间隔的方法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该方法包括:当STA的操作模式已经改变时,向接入点(AP)发送包括指示STA的操作模式已经改变的信息的请求帧;以及从AP接收对请求帧的响应帧。在此,当根据STA的操作模式的变化,STA的收听间隔值改变时,请求帧可以进一步包括新收听间隔值。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在此提供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的接入点(AP)中更新收听间隔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从站(STA)接收包括指示STA的操作模式改变的信息的请求帧;以及向STA发送对请求帧的响应帧。在此,如果当STA的操作模式被改变时STA的收听间隔值被改变,则请求帧进一步包括新收听间隔值。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在此提供一种用于在无线系统中更新收听间隔的站(STA),包括:收发器,该收发器被配置成为了存储配置变化计数值与接入点(AP)收发射频信号;以及处理器,其中当STA的操作模式被改变时,该处理器控制收发器将包含指示STA的操作模式被改变的信息的请求帧发送到AP并且从AP接收响应于请求帧的响应帧。在此,如果当STA的操作模式被改变时改变STA的收听间隔值,则请求帧进一步包含新收听间隔值。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中,在此提供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更新收听间隔的接入点(AP),包括:收发器,该收发器被配置成与站(STA)收发射频信号;以及处理器,其中处理器可以控制收发器以从STA接收包含指示STA的操作模式被改变的信息的请求帧并且向STA发送响应于请求帧的响应帧。在此,如果当STA的操作模式被改变时改变STA的收听间隔值,则请求帧进一步包含新收听间隔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86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