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高柔性和高熔点的热塑性混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48459.2 | 申请日: | 2013-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09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M·高斯;P·茨魏费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SIKA技术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L23/1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冯奕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塑性混合物 聚丙烯共聚物 辛烯共聚物 高熔点 乙烯 密封幅材 高柔性 重量比 幅材 屋顶 | ||
本发明描述了热塑性混合物,所述热塑性混合物包含至少一种抗冲聚丙烯共聚物和至少一种乙烯‑1‑辛烯共聚物,其中抗冲聚丙烯共聚物与乙烯‑1‑辛烯共聚物的重量比在35/65至65/35的范围内。热塑性混合物具有高熔点和出色的柔性。其特别适合用于屋顶幅材和密封幅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塑性混合物及其用于屋顶幅材或密封幅材的用途。
背景技术
屋顶应用和汽车应用(例如屋顶幅材或密封幅材)的使用温度需要熔点为至少140℃的材料。熔点为约160℃的聚丙烯(PP)因此成为标准塑料的首选。熔点为至多125℃的聚乙烯(PE)不适合于此。然而,全同立构聚丙烯(iPP)为刚性聚合物并且由于相对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约10℃)而具有较差的抗冲性,特别是在低温下。因此需要使iPP更具柔性和韧性。
为了使iPP更具韧性,可以在聚合物中嵌入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可以为有机或无机的。被证明最有利的是在丙烯基本结构中嵌入乙烯单体。所述聚合物是公知的市售产品并且被称为聚丙烯统计共聚物或聚丙烯无规共聚物(Raco;“random copolymer”)或抗冲聚丙烯-共聚物(ICP;“impact copolymer”)。然而所述聚丙烯-共聚物还总是具有相对较高的刚度。
还可市售获得由聚丙烯、聚乙烯及其共聚物组成的复合的抗冲改性的混合物,其被称为“反应器共混物”。所述混合物的聚合物同时在多区域反应器中制得。所获得的聚合物混合物具有低模量并且因此具有高柔性和约140℃的比PE更高的熔点。然而其熔点因此比基于iPP的混合物低约20℃。所述聚合物混合物可以以名称从LyondellBasell市售获得。
PP-均聚物(iPP)和PP-共聚物(Raco和ICP)具有与市售的乙烯-丙烯共聚物(例如或)良好的可混合性,并且可以通过加入所述乙烯-丙烯-共聚物而被柔性化。然而通过这种方式柔性化的均聚物或共聚物在低温下通常是脆性的。
为了使iPP、Raco和ICP柔性化,也研究了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使用,其也被称为聚烯烃-弹性体(POE)。Nitta等人的Polymer,39,53-58(1998)研究了iPP和乙烯-1-丁烯共聚物的混合物。Yamagushi等人的J.Polym.Sci.,35,953-961(1997)制备了iPP和乙烯-1-己烯共聚物的混合物。在另一项研究中,Yamagushi等人的J.Appl.Polym.Sci.,62,87-97(1996)研究了iPP和乙烯-丙烯-橡胶的混合物的相容性。
US 6,803,415 B1描述了10至90重量%的由丙烯和选自乙烯和C4-C8α-烯烃的共聚单体组成的无规共聚物(所述无规共聚物具有在100℃和140℃之间的熔点)以及10至90重量%的由乙烯和选自C3-C10α-烯烃的共聚单体组成的无规共聚物(所述无规共聚物具有一定的Mw/Mn比)的混合物。提出这种混合物用于制备挤出薄膜和柔性覆盖膜以及用于缆线。
EP 0 605 180 A1公开了由55至95重量份的聚丙烯和5至45重量份的乙烯/1-丁烯或乙烯/1-辛烯无规共聚物组成的聚丙烯组合物。聚丙烯可以为无规共聚物或嵌段共聚物,然而其中除了丙烯之外包含的单体的份额不应大于10摩尔%。所述混合物特别用在汽车领域应用的膜中,其中所述混合物可以用在内饰中或用作装饰性外部元件。
最后,US 2008/150261 A1描述了部分交联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包含抗冲强度为至少30kJ/m2的丙烯/乙烯共聚物或丙烯/α-烯烃共聚物、乙烯/α-烯烃共聚物和热塑性弹性体以及额外的交联剂。这种组合物可以以高的生产速度加工成模制件,因为从材料的注射到材料的充分固化所需的时间极短。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IKA技术股份公司,未经SIKA技术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84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